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doc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doc

ID:59142995

大小:2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1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4.3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试验       【关闭窗口】  (1)仪器设备: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mm,净高109mm,壁厚2mm,筒底厚约5mm,容积为1L;  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  垫棒:直径10mm,长500mm的圆钢;  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试样制备:  试样制备可参照前述的取样与处理方法  (3)实验步骤  ①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2、。  ②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g。  ③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次装入容量筒。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击地面各25次。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后,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g。  (4)结果计算与

3、评定  ①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式中 ρ2——表观密度,kg/m3;   ρ水——水的密度,1000kg/m3;   G0——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G2——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须重新试验。  ②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式中 ρ1——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堆积密度,kg/m3;   G1——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g; 

4、  G2——容量筒质量,g;   V——容量筒的容积,L。  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  ③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式中 V0——空隙率,%;   ρ1——试样的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kg/m3;   ρ2——试样表观密度,kg/m3;  空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