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易错易混点.docx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易错易混点.docx

ID:59137579

大小:13.6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2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易错易混点.docx_第1页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易错易混点.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易错易混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易错易混点1.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注意: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2.     各种分配方式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错)(不平等,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3.     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注意: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激励作用,过大则不利于提高效率。)4.     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

2、了公平。(注意: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5.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注意: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性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6.     在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非按劳分配。(注意: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还存在非按劳分配,如福利性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一定是非按劳分配方式。)7.     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或按劳动成果分配。(注意:属按劳动要素分配。)8.     劳动收入都属于按劳

3、分配方式。(注意:只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属于非按劳分配方式。)9.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注意: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10. 收入分配中注重公平就是消除收入差距。(注意:分配公平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11. 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注意:适度的财政赤字应该增加总需

4、求,而不是总供给。)12. 财政收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注意: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长。)13. 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注意:税收是主要形式。)14. 国内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注意:居民收入水平应与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15.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注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基础。)16. 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流转税、行为税。(注意:营业税、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17. 增值税的

5、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税源广且便于征收。(注意:营业税的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税源广且便于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18.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初次分配更加合理。(注意: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属于再分配范畴。)19. 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注意:所有的税收都是取之于民,但只有社会主义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劳动人民。)20. 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注意:推行刮奖发票是为了鼓励消费者索要餐饮发票,这有利于减少税收流失。)21. 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注意: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在社

6、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22. 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弊无利。(注意: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弊还是有利,关键要看财政、信贷能否实现综合平衡。如果银行信贷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财政、信贷能够实现综合平衡,财政赤字就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危害。)23. 税收具有无偿性,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付出任何代价。(注意: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

7、用之于民,也就是说国家的税收收入最终是服务于人民的。)24. 税收具有固定性,意味着征税对象和税率不会改变。(注意:税收具有固定性,并不意味着征税对象和税率不会改变,而是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25. 税收的强制性要求它具有无偿性,无偿性是强制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固定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强制性。(注意: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26. 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因此,税收越多越好,税率越高越好。(注意:税率过高不

8、利于生产和消费,税收具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改变。)27. 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注意:应该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