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料栽培香菇技术.doc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doc

ID:59132062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2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doc_第1页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doc_第2页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训讲义材料培训讲义材料舒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培训讲义材料袋料栽培香菇技术一、培养料配方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先将糖按比例溶解在水中,倒入木屑浸泡24小时,捞起木屑,控水!麦麸与石膏粉干拌均匀,视木屑含水量多少,少加水或不加水,再与木屑充分搅匀含水量在60-65%。二、装袋灭菌选择15cm×55cm×0.05cm聚乙烯料筒,机械装袋或人工装袋均可。机械装袋时,先将塑料袋筒一端用线绳扎口,另一端袋口套进装袋机出料口,并将多余料筒部分全部套入出料筒,打开机械开关,培养料便徐徐由出料口向料袋流入,双手用力紧托料袋缓慢后退,用力大小决定装料松紧。装料接近袋口

2、6cm处,停止装料,递给另一人扎口。装好的料袋视气温情况可当日或隔日灭菌,常压灭菌要求在100℃条件下,保持10小时左右,保温时间视菌袋直径和灭菌池容积而定,直径稍大,容积偏大应相应延长灭菌时间,反之亦然。同时火力掌握前猛、中稳、后攻原则。三、接种培养灭菌好的菌袋气味芳香,深棕色,色泽一致。当料温降至70℃时,抢温出锅,这样可起到巴氏灭菌作用,即可杀死沉落在菌袋上有害微生物营养体,抑制杂菌孢子的萌发,提高接种成功率。接种可在接种室,接种帐、接种箱内进行,总体来说,必须在相对无菌情况下进行。我们选择接种帐接种进行说明。将灭菌好的菌袋移入接种帐,空间气雾消毒,每立方米用

3、气雾消毒剂0.4g结合紫外线灯灭菌40分钟后接种人员更换消毒好的衣帽鞋,进入接种帐,并将手、接种器材、菌种瓶表面用75%洒精棉球擦拭消毒,三人为一组,一人用75%洒精棉球擦拭待接菌棒接种面,一人用无菌棒打孔接种,另一人封口或套袋,采取二行五穴接种法接种。四、养菌培养接种后的菌袋称为菌棒,将菌棒移入经消毒后的栽培室,堆垛发菌,堆垛形状为“#”字形,高度视外界气温而定,温度偏低,堆垛稍高,以利用堆集温发菌。当接种穴表面菌丝萌发面相连接时,适时去掉套袋,加大通风、适应菌丝大量增殖生长。五、脱袋转色当香菇菌丝长满菌袋,接种面出现菌皮并分泌黄色水珠时,表明菌丝生理成熟,进入生

4、殖生长阶段,此时菌棒表面菌丝浓白,并形成一层白色菌膜,这时应采取脱袋、割袋、刺孔等方式,加大干湿差,使菌棒表面与干燥空气接触,菌丝倒伏,分泌色素形成褐色菌膜(此菌膜替代段木栽培中的树皮),此过程称为转色。转色是生产优质菇的关键,菌皮过薄、转色过浅,则出菇密、菇色浅、菇形小,商品价值差。转色需7-10天完成。六、出菇管理:菌棒表面转色完成,则进入出菇阶段。1、低温变温刺激香菇具有低温变温结实性,菌棒转色完成,进入生理成熟后,应及时调节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人为拉大温差、干湿差,刺激菇蕾形成,方法是白天关闭菇棚门窗,喷水、盖膜、增温增湿,夜间打开棚膜、门窗、降温、降湿,

5、产生10℃以上温差和一定干湿差,持续一周即有菇蕾形成。2、加强通风视菇蕾大小决定通风强弱,即随着菇蕾逐渐长大,需氧增加,通风量相应加强。3、光照适度光线刺激,有利菇蕾形成,且光线强弱决定香菇色泽,光线较暗的菇房培育出的香菇颜色浅、品质差。原则上选择“三分阳、七分阴”场地为栽培场。4、保温、保湿通风的同时注意保温保湿。室温偏低时选择气温稍高的中午通风,开避风窗,喷水要勤喷、细喷或向地面、墙壁喷水、增加湿度。5、及时采收品质好的香菇应在菌膜未破六七成熟时采收。内销菇、鲜销菇可适当推迟采收时间,即菇盖成铜锣形时采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