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31369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2
《计算机网络笔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计算机网络的笔记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各方面所达成的、共同遵守和执行的一系列约定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两类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通信双方在通信之前先建立某种状态,并在通信过程中维持这种状态的变化,同时为服务对象预先分配一定的资源。这种服务叫做面向连接的服务。 面向无连接的服务通信双方在通信前后不建立和维持状态,不为服务对象预先分配任何资源。这种服务叫做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服务访问点 SAP(ServiceAccessPoint)下层协议为上层协议提供的服务接口 OSI分层原则: 根据不同层次的抽象分层 每层应
2、该实现一个定义明确的功能 每层的选择应当有助于制定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 每层的边界的选择因该尽量减少跨国接口的通信量 层数因该足够多,以避免不同的功能混杂在同一层,但也不能太多,否则体系结构过于复杂 计算机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ISO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运输层(transportlayer) 网络层(network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 物理层(physicallayer) 路由器三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网络层(network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
3、r) 物理层(physicallayer) TCP/IP模型 1.TCP/IP的IP层 对应于OSI的网络层,有效地解决异种网络互连问题,屏蔽异种网络,全网统一标识(IP地址),设计思想高效、简洁,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尽力传递”,假设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可以保障,由传输层纠错 典型协议:IP 2.TCP/IP的传输层 对应于OSI的传输层,使源主机和目标主机对等实体之间会话提供端到端的连接。 典型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协议) 误差控制 流量控制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协议) 3.TCP/IP的网络接口层 对应于OSI的最下
4、两层,主机用某种协议与网络连接,以便通过网络传递IP分组。 4.TCP/IP与OSI的异同 (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 ①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分三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输层(TCP)。 ②OSI与TCP/IP对可靠性的强调也不相同。对OSI的面向连接服务,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运输层都要检测和处理错误,尤其在数据链路层采用校验、确认和超时重传等措施提供可靠性,而且网络和运输层也有类似技
5、术。而TCP/IP则不然,TCP/IP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应由运输层来解决,因此它允许单个的链路或机器丢失数据或数据出错,网络本身不进行错误恢复,丢失或出错数据的恢复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进行,由运输层完成。由于可靠性由主机完成,增加了主机的负担。但是,当应用程序对可靠性要求不高时,甚至连主机也不必进行可靠性处理,在这种情况下,TCP/IP网的效率最高。 物理层 物理层的功能:在两个网络物理设备之间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输。 物理层的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DTE: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的产生和处理 DCT:数据通信设备,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按照用户网
6、络接口,将输入数据转换成信号输出,同时将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数据输出。 信道:逻辑线路。一条线路可划分成若干信道。 带宽:允许通过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间的频带宽度 调制——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解调——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数据发送方式分类 模拟数据用模拟信号发送 -载波,数字数据用数字信号发送-编码,模拟数据用数字信号发送-采样,数字数据用模拟信号发送-调制 信息交互的方式:单工方式:单向通信、半双工方式:双向交替通信、全双工方式:双向同时通信 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限制 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的限制 波特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
7、每秒传输多少个码元)。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 比特是信息量的单位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频分复用要求总频率宽度大于各个子信道频率之和,同时为了保证各子信道中所传输的信号互不干扰,应在各子信道之间设立隔离带,这样就保证了各路信号互不干扰(条件之一)。频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传输的信号以并行的方式工作,每一路信号传输时可不考虑传输时延,因而频分复用技术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