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9130166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2
《赣州“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赣州“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赣州经济发展的短板在工业、瓶颈在工业。为补齐短板、突破瓶颈,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奋力开创赣州工业经济发展新局面,9月28日,我市召开全市工业工作会议,分析了工业发展形势,明确了三年主攻工业的目标任务,提出要“跳起来摘到桃子”。明确目标和任务会议明确: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到2018年,实现工业“两个翻番、三个提升、四个突破”;培育千百亿产业和“双百”企业。两个翻番: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5年基础
2、上翻一番。三个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园区单位面积产出和产业集中度得到明显提升。四个突破:在龙头企业培育、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和绿色发展上取得突破。千百亿产业:发展形成6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产业(稀土新材料及其应用、钨新材料及其应用、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电子信息、铜铝有色金属和以家具为主的现代轻纺)。“双百”企业:扶持发展10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培育100户境内外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认清基础和条件会议认为:从赣州自身看,工业加快发展、加速跨越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一是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国土
3、空间、人力资源条件较好。二是我市工业企业大多属于资源型企业,收缩过冬的生存能力比较强,虽然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但这也是一个调整企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积蓄发展能量的好时机。三是政策优越,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部委对口支援等特殊政策。四是区位优势,高铁、普铁、高速公路建设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快速通道日益完善,与工业发展相配套的能源等支撑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五是承载力强,拥有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等一批对外开放、技术创新的“国字号”平台,还有一批省级经开区、工业园区,这些都是工业发展的主载体。六是发展工业
4、已经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抓住重点和关键会议强调: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举全市之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集聚各种发展要素,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第一,扶持发展现有工业企业,为“三年翻番”夯实基础。现有工业企业是我们的家底和发展基础。保住了现有企业,就保住了“三年翻番”的种子和希望。当前,全市工业企业面临很大困难,库存高、要素成本高、资产负债率高,产品价格下跌、销售下降、效益下滑。在这个关键时期,政府不出手扶一把,很多企业就可能撑不住,甚至垮掉。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深入企业,实行结对帮扶,一对一解剖麻雀、为企业排忧解难
5、,着力解决用工难、融资难、经营难等突出问题。要给企业轻装减负,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放水养鱼,把政策用足用活,各项审批从简从实,尽量给企业“松绑”让利。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律,引导企业苦练内功,提升自身经营水平、增强发展能力、实现扩张壮大。第二,发挥现有工业企业优势,培植壮大产业集群。赣州工业要崛起,必须培育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市培植了有色金属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家具产业等一批产业集群,积累了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当前,市本级要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把稀土、钨、新能
6、源汽车、家具、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各县(市、区)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集中力量发展1个至2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科学编制全市工业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区域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链条完备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实现错位发展、融合发展。第三,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巧借外力发展壮大工业。实现总量扩张,既要盘活存量,更要扩大增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招商引资都是我们扩大投入、壮大增量、实现“弯道超车”的最有效的途径。当前,要充分利用好《若干意见》政策优势招商。要看长远
7、、算大账,制定一套含金量高、有吸引力的招商政策,真正使赣州成为投资的“洼地”。要发挥我们紧靠广东、福建、江浙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好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这些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要主动筑巢引凤,比如建好一批标准厂房,企业一进来安装好设备就可以开工生产,缩短投入产出的周期。要坚持全市招商一盘棋,出台招商项目异地落地税收分成办法,结合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打破县域界限,统筹招商成果,把项目落到最恰当的地方去。同时,要建立重大签约项目跟进、督查、考评机制,加速推进项目落
8、地见效。第四,优化发展环境,做实做强平台,为工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抓发展,说到底就是抓发展环境;各个地方的竞争,本质上是发展环境的竞争。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一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完善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提升“硬件”水平,夯实工业发展的支撑基础。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和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