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古地理野外实习论文 邓天奇

沉积古地理野外实习论文 邓天奇

ID:5912251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8

沉积古地理野外实习论文 邓天奇_第1页
沉积古地理野外实习论文 邓天奇_第2页
沉积古地理野外实习论文 邓天奇_第3页
沉积古地理野外实习论文 邓天奇_第4页
资源描述:

《沉积古地理野外实习论文 邓天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末考试论文专用课程名称:沉积学与古地理学班号:10011110学号:1010111329姓名:邓天奇成绩:《沉积学与古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任课教师:周洪瑞、景秀春日期:2014年04月26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末考试论文专用课程名称:沉积学与古地理学班号:10011110学号:1010111329姓名:邓天奇成绩:0前言本次实习的地点为北京西山门头沟。门头沟出露的的地层比较齐全,地质现象和地质资源丰富,有地质博物馆之誉;门头沟是我国近代地质工作开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

2、之称。门头沟的地层由海相沉积地层和陆相地层组成,各占约50%,陆相地层又包括陆相沉积地层和火山岩地层。火山岩覆盖面积610平方公里,约占全区面积的40%。其海相地层有:元古代海相沉积地层、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海相沉积地层等。而陆相的地层有:中生代三叠纪陆相沉积地层、马兰黄土等。1沉积相点1:军庄南1公里位置:N39º59′10.03″E116°05′25.85″H:127±4m岩性描述:岩性以砂岩为主,属二叠系红庙岭组。可分为8个沉积旋回。详细分层岩性描述如下:中厚层状红褐色砂岩,厚度约为1.5m,产状1

3、95°∠54°;灰黑色薄层状页岩,厚度约为0.5m,顶部可见一冲刷面。旋回一中厚层状褐色粗砂岩,厚度约为3m,产状160°∠65°;中厚层状灰黑色细砂岩,厚度约13m;中薄层状灰绿色细砂岩,厚约0.5m,产状135°∠46°;中层状灰黑色粉砂岩,厚约0.5m;薄层状黄绿色页岩与泥岩,厚度不一,最厚处约10cm,薄至尖灭,呈透镜体状,沉积环境为局限盆地。旋回二中厚层状灰红色含砾粗砂岩,厚2m,产状155°∠45°,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中薄层状灰黑色泥岩,产状173°∠53°。旋回三中厚层状灰褐色中粗粒砂岩

4、,厚2m;中层状黄褐色粉砂岩,厚2m,内部浅绿色辉绿玢岩岩脉插入。旋回四中厚层状灰黄色含砾粗砂岩,厚15m,产状164°∠53°;中厚层状灰黄色细砂岩,厚20m;中厚层状深灰色粉砂质页岩,水平层理,向上尖灭,产状为172°∠41°,内部有浅绿色辉绿玢岩岩脉插入,较上一旋回规模略小。旋回五中厚层状灰黄色含砾粗砂岩或中粗粒砂岩,中间夹岩屑砂岩,厚15m,产状约为145°∠55°;任课教师:周洪瑞、景秀春日期:2014年04月26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末考试论文专用课程名称:沉积学与古地理学班号:100111

5、10学号:1010111329姓名:邓天奇成绩:中厚层状会褐色细砂——粉砂岩,厚2m。旋回六中厚层状褐黄色含砾粗砂岩,产状151°∠45°;薄层状土黄色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旋回七中厚层状褐黄色含砾粗砂岩,产状162°∠54°;中厚层状土黄色中细粒石英砂岩;中薄层状黄色粉砂岩;中薄层状黄色粉砂岩,顶部有浅绿色粉砂质泥岩。旋回八中厚层状灰黄色含砾粗砂岩,厚20m,产状151°∠43°。可见一正断层,断层面不平整,产状338°∠68°。总结:该露头出露地层中的旋回基本由含砾粗砂岩过渡为粉砂质泥岩,根据其底冲刷及

6、正粒序层理判断其为河流相沉积,因其中泥岩含量过少,因此为辫状河相。后期经拉张作用形成正断层,由于局部压力降低,底部岩浆沿薄弱带上升穿插进部分层位中。点2:下苇甸位置:N40°00′22.96″S116°00′41.96″H:172m岩性描述:该点可见下马岭组地层和长龙山组的砂泥岩互层,层内部有明显的褶皱变形。该点顶部出露下马岭组粉砂质页岩,底部可见花岗岩侵入,在接触部位可见页岩一侧发育有白色烘烤边,向前可见深绿色顺层侵入并逐渐尖灭的辉绿玢岩;发育有灰色细粒砂质页岩,上部被物源区供给的灰白色凝灰质物质覆盖;

7、黄绿色——浅绿色砂质页岩,指示了弱还原的沉积环境。下马岭组与长龙山组地层成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总结:该点出露地层反映了无障壁海岸的沉积环境。长龙山组呈现由细砂岩到泥岩的旋回,反映了水动力减弱过程。点3:六号隧道口铁路旁的岩壁上岩性描述:该点出露馒头组、张夏组、徐庄组地层。馒头组为紫红色钙质、白云质泥岩,反映了干热、氧化的沉积环境。张夏组发育鲕粒状灰岩、豆粒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底部可见与藻类生长有关的藻丘。鲕粒、豆粒灰岩和羽状交错层理等反映了强烈的水动力条件,透镜状、波状、脉状复合层理构造的出现体现了其为

8、潮坪沉积环境。徐庄组可见风暴成因的竹叶状灰岩,根据其上部呈倒小字,定向排列不够发育,可初步判断其为近源沉积,下部平行于层面则为远源沉积。表面具氧化圈,判断为潮坪沉积。叠层石的发育反映了其温暖、清澈的沉积环境,判断为潮间或潮下带。另可见压溶作用形成的缝合线。总结:厚层砂岩和强水动力条件的指示标志的交替出现,指示为海相碳酸盐沉积。任课教师:周洪瑞、景秀春日期:2014年04月26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末考试论文专用课程名称:沉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