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海淀高考物理二模及答案.doc

2012北京海淀高考物理二模及答案.doc

ID:59098418

大小:2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5

2012北京海淀高考物理二模及答案.doc_第1页
2012北京海淀高考物理二模及答案.doc_第2页
2012北京海淀高考物理二模及答案.doc_第3页
2012北京海淀高考物理二模及答案.doc_第4页
2012北京海淀高考物理二模及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北京海淀高考物理二模及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海淀二模13.关于光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炽热的液体发射明线光谱B.太阳光谱中的暗线说明太阳缺少与这些暗线对应的元素C.明线光谱和暗线光谱都可以用于对物质成分进行分析D.发射光谱一定是连续光谱14.传感器可将非电学量转化为电学量,起自动控制作用。如计算机鼠标中有位移传感器,电熨斗、电饭煲中有温度传感器,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空调机中有光电传感器……。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A.红外报警装置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15

2、.巡警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恒定速度行驶。巡警车向正前方在同一车道上前进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超声波脉冲,该超声波脉冲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若巡警车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比发射的低,则说明轿车的车速A.大于100km/hB.小于100km/hC.等于100km/hD.无法确定金属管壁金属管壁金属丝MNAB图1616.利用静电除尘可以大量减少排放烟气中的粉尘。图16是静电除尘装置的示意图,烟气从管口M进入,从管口N排出,当A、B两端接直流高压电源后,在电场作用下管道内的空气分子被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而粉尘在吸附了电子后最终附着在金属管壁上,从而达

3、到减少排放烟气中粉尘的目的。根据上述原理,下面做法正确的是A.A端接高压负极,B端接高压正极B.A端接高压正极,B端接高压负极C.A端、B端都接高压正极D.A端、B端都接高压负极P甲x/m1234y/cm00.2-0.2乙t/10-2s24y/cm00.2-0.2图1717.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图17甲为t=4.0×10-2s时的波动图像,图17乙为介质中质点P的振动图象,在x=2m处有一个精密的机械波接收分析仪器。对该波的传播方向和传播波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方向传播,波速为1.0m/sB.仪器显示波的频率将大于25HzC.质点P在3.5×10-2s至4.

4、5×10-2s时间内路程是0.2cmD.质点P在1.5×10-2s时回复力的功率最大18.如图18所示,L1、L2是高压输电线,图中两电表示数分别是220V和10A,已知甲图中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0:1,乙图中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10,则A.甲图中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2200VB.甲图是电流互感器.输电电流是100AC.乙图中的电表是电压表,输电电压为22000V图18D.乙图是电流互感器,输电电流是100A图1919.某游乐场开发了一个名为“翻天滚地”的游乐项目。原理图如图19所示:一个圆弧形光滑圆管轨道ABC,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在A点与水

5、平地面AD相接,地面与圆心O等高,MN是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3R、厚度不计的减振垫,左端M正好位于A点.让游客进入一个中空的透明弹性球,人和球的总质量为m,球的直径略小于圆管直径。将球(内装有参与者)从A处管口正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后,游客将经历一个“翻天滚地”的刺激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那么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要使球能从C点射出后能打到垫子上,则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至少为B.要使球能从C点射出后能打到垫子上,则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至少为C.若球从C点射出后恰好能打到垫子的M端,则球经过C点时对管的作用力大小为[D.要使球能通过C点落到垫子上,球离A点的最大高度是20.

6、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A.根据加速度定义,当非常小,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C.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

7、替物体,即质点21.(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1a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________;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

8、用的方法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