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复习用ppt课件.ppt

爱莲说复习用ppt课件.ppt

ID:59033931

大小:1.12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9-26

爱莲说复习用ppt课件.ppt_第1页
爱莲说复习用ppt课件.ppt_第2页
爱莲说复习用ppt课件.ppt_第3页
爱莲说复习用ppt课件.ppt_第4页
爱莲说复习用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莲说复习用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周敦颐作者和文体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本文选自《周元公集》。“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既可以是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叙事,与现代的杂文相似。作者和文体本文选自《》。本文作者(),()代著名的()家,字()。世称“()”。“()”是他的谥号。“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既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叙事,与现代的杂文相似。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

2、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莲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濯清涟而不妖莲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濯清涟而不妖生长环境高洁质朴体态香气正直芬芳风度气质菊、牡丹(衬托)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3、清高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生长环境(不染不妖)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气(香远益清)气节(亭亭可远观不可亵玩)君子托物言志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正直行为端正声名远播流芳百世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不可玷污通过作者对莲的描写,你

4、认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君子应当具备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1)对莲花一般映衬的句子是:(2)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3)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或形容洁身自好,却不以此媚人的句子:(5)形容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句子是:(6)形容卓然自立,坚守节操的句子:(7)陶渊明独爱菊的原因:(8)世人盛爱牡丹原因的句子:(9)文中和“予独爱莲”、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分别相照应的句子是: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1、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或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2、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威武不屈的句子:3、形容资质美好,美名远扬或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美名远扬的句子:4、从风度方面写

6、莲花端庄、清高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或用感叹语气写出作者对当时不正当世风的批判态度的句子:6、文中高度概括莲可贵品质的句子:7、点明本文中心(主旨)的句子:8、慨叹知音甚少的句子:9、写出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或为人虚心正直,特立独行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太少。“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暗讽贪慕富贵的人太多,是作者对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恶浊世风的强烈讽刺与厌恶。主题作者借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贵品质,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也婉转地批判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说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托物言志作者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本文

8、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同时又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孟母三迁”,以求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孟子也曾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都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而周敦颐却提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陶公喜菊胜群芳芙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