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气安全_(新课件)[1]

煤矿电气安全_(新课件)[1]

ID:5902929

大小:483.45 KB

页数:113页

时间:2017-11-16

煤矿电气安全_(新课件)[1]_第1页
煤矿电气安全_(新课件)[1]_第2页
煤矿电气安全_(新课件)[1]_第3页
煤矿电气安全_(新课件)[1]_第4页
煤矿电气安全_(新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电气安全_(新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煤矿电气安全一、安全用电二、矿井供电及其安全检查重点三、防爆电气设备及安全检查重点四、矿井供电安全管理五、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煤矿主要电气事故种类:1、人身触电事故2、电气火灾事故3、电气失爆、雷电、漏电引发的瓦斯爆炸事故煤矿事故预防措施:1、煤矿设备选型要求2、煤矿供电基本安全要求3、机电保护4、管理操作培训一、安全用电(一)触电的危害1.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煤矿井下空间狭小、潮湿、有淋水、矿尘大,容易造成电气设备漏电。因此,煤矿井下发生触电事故可能性较大。触电事故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或人体接近高压带电体时有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

2、人身伤害事故。按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流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器官损坏,而导致残废或死亡。电伤是指强电流瞬间通过人体的某一局部或电弧对人体表面造成的烧伤、灼伤。  在触电死亡事故中,大多数是电击死亡事故。因此,触电事故主要是指电击事故。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造成的伤害。仅50mA的电流即可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电流强烈刺激,引起呼吸中枢衰竭,呼吸麻痹,严重时导致心室纤维颤动,以至引起昏迷和死亡。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触电可分为三种情况:(1)单相触电单相触电

3、是指人体接触一相带电体,这时触电的危险程度取决于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和触电环境。对于高电压人体虽然没有触及,但因超过了安全距离,高压电对人体产生电弧放电,也属于单相触电。单相触电的危害程度与电网的运行方式有关,一般情况下,接地电网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的危害大。单相触电a—中性点接地;b—中性点绝缘电网中性点接地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I=U/R₀Rr=U/Rr式中U—相电压R₀—电网中性点接地电阻,一般具有几欧,远远小于人体电阻R,可以忽略;Rr—人体触电电阻中性点绝缘时,各项导线对地电阻为绝缘电阻,由于各项导线分布电容的存在,还

4、应考虑分布电容的作用。因此 人体触电电阻为人体电阻与各项导线对地阻抗串联的结果。这就是说,当电网电压一定的情况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对触电的危险较小。(2)两相触电。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事故。无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其危害性都比较大。(3)跨步电压触电。当电网或电气设备发生接地事故时,流入大地中的电流在土壤中形成电位,地表面也形成以接地点为圆心的径向电位差分布。如果人行走时前后两脚间(一般按0.8m计算)电位差达到危险电压造成触电,称为跨步触电。人离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高,危险性越大。一般在距接

5、地点20m以外,可以认为地电为零。在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所以井下不存在跨步电压的危险。非接触触电非接触触电是指当人靠近高压带电体,距离小于或等于放电距离时,人与高压带电体之间产生放电而引起的触电。这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虽然很大,但人会被迅速击倒而脱离电源,有时不会导致死亡,但会造成严重烧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光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会在人体上留下明显伤痕,有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三种:(1)电弧灼伤是由弧光放电引起的。比如低压系统带负荷(特别是感性负荷)

6、拉裸露刀开关、错误操作造成的短路、人体与高压带电部分距离过近而放电,都会造成强烈弧光放电。(2)电烙印通常是在人体与带电体紧密接触时,由于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引起的伤害。(3)皮肤金属化是由于电流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渗入表皮所造成的伤害。2.对人体作用电流的划分对于工频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而使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1)感知电流。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称感知电流。人接触这样的电流会有轻微麻感。实验表明,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有效值约为1.1mA,成年女性约为0.7mA。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7、,但是接触时间长,表皮被电解而电流增大时,感觉增强,反应变大,可能造成坠落等间接事故。(2)摆脱电流。电流超过感知电流并不断增大时,触电者会因肌肉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握带电体,不能摆脱电源。人体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一般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为16mA,成年女性约为10.5mA。儿童较成年人小。摆脱电流是人体可以忍受而不会造成危险的电流。若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摆脱电流时间过长,会造成昏迷、窒息甚至死亡。因此,人摆脱电源能力随着触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3)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流达

8、到50mA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有生命危险,100mA以上的电流,则足以致死。而接触30mA以下的电流通常通常不会有生命危险。电流mA作用的情况50Hz的交流电直流电0.6-1.5开始有感觉,手指有麻刺没有感觉2-3手指有强烈麻刺,颤抖没有感觉5-7手部痉挛感觉痒、刺痛、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