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2_2

第六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2_2

ID:5902626

大小:1.37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7-11-13

第六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2_2_第1页
第六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2_2_第2页
第六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2_2_第3页
第六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2_2_第4页
第六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2_2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2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目的掌握改善系统性能指标的校正思路与方法内容系统校正的基础及思路频率法校正---滞后校正根轨迹法校正三频段理论课程回顾中频段高频段低频段对应性能希望形状L(w)系统抗高频干扰的能力开环增益K系统型别v稳态误差ess截止频率wc相角裕度g动态性能陡,高缓,宽低,陡频段三频段理论并没有提供设计系统的具体步骤,但它给出了调整系统结构改善系统性能的原则和方向超前校正的特点和应用相角超前(正),幅值增加相角裕度增大,高频抑制能力变差相角裕度增大,截止频率右移超调量减小调节时间减小希望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动态性能好)

2、--超前实质----利用微分校正相角超前特性增大系统的相角裕度中频斜率比较负(陡)校正---使截止频率左移适当降低中高频段幅值保持低频高度不变(K)2.滞后校正校正装置传递函数频率特性具有高频衰减特性(可减小中高频幅值—截止频率左移)但存在相位滞后校正步骤作原系统的伯德图L0()检验稳态性能,若不满足,提升曲线L0()计算原系统的若采用滞后校正装置校正确定校正后的确定高频衰减率确定校正装置的转折频率(确定T)校验计算校正后的性能指标例6-46-5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要求:(1)Kv≥30(2)c≥2.3,c≥40用频率法

3、设计校正装置。解:1.作固有系统的频率特性2.计算固有系统的00cgw和c3.确定校正装置要求c≥2.3,c≥40采用滞后校正4.确定校正后的c5.确定高频衰减率β=11.26.确定校正装置的转折频率7.校验c=2.7>2.3,c=41.3≥40满足要求0.020.27c=2.7>2.3,c=41.3≥40例6.6要求解:1)根据稳态性能指标要求确定KK=Kv=52)令采用滞后校正3)确定校正后的求得4)求滞后网络的值求得5)求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6)系统校验满足性能指标要求滞后校正

4、的特点和应用相角滞后(负),幅值减小相角裕度减小,截止频率左移调节时间增大中频斜率较负(陡)----滞后校正实质----截止频率左移使相角裕度增大具有高频衰减特性但存在相位滞后超前校正装置提供正值(超前)相角,增大相角裕度截至频率右移不足:截至频率右移过多时,相角裕度减小需将截至频率左移滞后校正装置使截至频率左移,从而相角裕度增大超调量调节时间结合二者优点3.滞后超前校正减小减小增大减小增大滞后超前校正装置滞后超前校正装置设计步骤4)选择一个新的截至频率,使该频率处超前环节能提供足够的超前相角;又能通过滞后环节把原幅频特性衰减到0dB

5、1)作原系统的伯德图L0()2)检验稳态性能,确定K3)计算原系统的选择校正装置5)确定滞后部分的转折频率及6)确定超前部分的转折频率及7)系统校验例6-7,现要求Kv=10,, 试设计一个滞后超前校正装置解:1)根据稳态性能指标求K2)求原系统的截至频率和相角裕度令3)选择一个新的截至频率在处,原系统相角为0°,这意味着超前网络需提供约50°(不很大)的超前角,所以可选新的截至频率为4)由超前部分提供最大相角确定由再确定滞后部分的转折频率滞后部分传函5)确定超前部分的转折频率超前部分的传递函数为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6)系统校

6、正作业P325(滞后校正)6-56-76-8(频率法或根轨迹法均可)原系统增加s=-4增加s=0原系统s=-2s=-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