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工作ppt课件.ppt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工作ppt课件.ppt

ID:59009337

大小:834.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9-26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工作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工作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工作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工作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工作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工作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了解观察路线、观察点的布置;掌握观察点描述内容和要求;了解示意剖面、图切剖面和综合剖面图的绘制;掌握地貌类型图制图方法;掌握第四纪地质图概念、制图原则及图例。重点掌握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观测方法及第四系实测剖面图的测制方法。10.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工作方法(2学时)10.1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野外研究10.1.1资料收集准备10.1.2野外调查工作(1)调查路线和调查点的布置(2)调查点的记录内容和要求10.2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制图10.2.1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10.2.2图件编制(1)第四纪

2、地质图(2)地貌图(3)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剖面图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资料收集准备阶段;野外调查工作阶段;室内研究和报告编写阶段。野外调查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方法,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可靠保证;室内研究是通过各种实验手段,对野外所取得的地质样品作成分、结构、年代等各种测试,提供定性和定量的科学数据。10.1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野外研究(一)收集工作区资料:(1)自然地理资料;(2)区域地质调查报告;(3)地貌和第四纪地质调查报告;(4)水文资料;(5)土壤资料;(6)地震资

3、料;(7)地质图;(8)地貌图;(9)地形图;(10)航空照片及卫星照片等。10.1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野外研究10.1.1资料收集准备(二)了解工作区的一般情况,找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文献资料。(三)室内初步分析及推论:根据所有大比例尺(一般1:50000或1:25000)地形图及航空照片对本区地貌类型,第四纪地层轮廓。在此基础上,提交较详细的设计书,作为野外工作的指导,然后进行野外调查工作部署。10.1.1资料收集准备10.1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野外研究(1)布置调查路线统一布

4、置地貌形态和第四纪沉积物成因上密切关联,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调查路线应统一布署。有目的、有重点布置路线布置既要考虑填图要求又要考虑已有的研究程度及研究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的复杂程度。10.1.2野外调查工作10.1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野外研究(一)调查路线和调查点的布置加密、放宽山区或情况较复杂且研究程度不高地区,调查路线适当加密;平原和地质条件单一且前人研究程度较高地区,调查路线适当放宽。穿越法为主穿越区内主要地貌单元和第四纪地层,最大限度掌握各种地貌类型和第四纪地层特征、分

5、布规律。在山区,选择垂直河谷、穿越分水岭的路线;在山麓,选择横切山地和平原两大构造单元的路线;在平原,选择垂直主要河谷和分水高地的路线。有时为更好地穿越典型剖面,采用折线及追索法。(2)布置调查点布置在形态完整,第四纪地层露头好,厚度大,层次全,分布广,具典型意义的地点。地貌和第四纪地质都可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除某些特殊目的或缺乏松散堆积物的侵蚀地貌外。选具代表性的地点、形态和沉积有若干变异的地点,作为辅助调查点予以比较。调查点的点距据实情和比例尺要求而定。即在调查点达到填图要求时,并不要求点均

6、匀布置,复杂区域可密一些,简单区可稀一些。(二)调查点记录内容和要求(1)调查时间和位置首项内容是时间、天气及点位。点位包括调查路线和点号,地理位置,地貌位置,海拔高程和相对高程。随着便携式(袖珍式)GPS普及,该内容变得简易、准确、快捷。(2)形态描述或测量调查对象的形态。测量内容包括长,宽,高,延伸方向,面积,坡度及负地形的深度等。测量项目和精度视具体情况而定,可采用全仪器法,半仪器法和目测、步测法等。形态的局部变异(次一级的微地貌形态,经侵蚀破坏或堆积掩埋的次生变化等)和现代地貌作用的性质

7、、方向和强度等,均应从实际和工作要求的精度出发,予以适当的测量或描述。注意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岩性和新构造运动的关系,收集地质构造形态和地貌形态,构造走向线和地貌走向线,岩石性质和所代表的形态特征,以及新构造运动形迹的资料。(一)记录:时间、点号、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二)地貌形态观察记录:以堆积地貌为研究重点。划分地貌类型和微地貌单元,描述或测量(面积、宽度、高度或深度),说明观察点所在的地貌部位。(三)地层剖面观察(1)厚度:测量并描述各层的厚度及变化情况。(2)颜色:用深浅程度表示。如浅

8、灰黄色,深黑褐色。松散堆积物颜色除反映基岩矿物成分和后期风化过程外,还取决于堆积物的湿润程度。故应注意地层在干湿情况下颜色变化。地貌观察点的工作:10.1.2野外调查工作10.1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野外研究(3)按粒组或粒度大小分类。(4)结构构造:包括各种层面和层间构造,上下层接触关系,颗粒排列及其外表特征等。需用测量数据说明。(5)土状堆积物的可塑性和坚实程度。(6)风化现象:风化程度,尤应注意观察剖面中的古风化壳和古土壤层。(7)砾石层为观察重点:粒度大小(一般粒径和最大、最小粒径及所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