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程_课件_(第二版_谢希仁)__第4章.ppt

计算机网络教程_课件_(第二版_谢希仁)__第4章.ppt

ID:59005880

大小:477.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9-27

计算机网络教程_课件_(第二版_谢希仁)__第4章.ppt_第1页
计算机网络教程_课件_(第二版_谢希仁)__第4章.ppt_第2页
计算机网络教程_课件_(第二版_谢希仁)__第4章.ppt_第3页
计算机网络教程_课件_(第二版_谢希仁)__第4章.ppt_第4页
计算机网络教程_课件_(第二版_谢希仁)__第4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教程_课件_(第二版_谢希仁)__第4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4.1三个基本问题4.2点对点协议PPP4.3HDLC协议4.4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通信。4.1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4.1.1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4.1.2链路和数据链路图4-1数据链路层的地位4.1.1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图4-2只考虑数据在数据链路层的流动数据链路层的协

2、议数据单元——帧。数据链路层的任务就是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发送到链路上,以及把接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上交给网络层。在因特网中,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就是IP数据报(或简称为数据报、分组或包)。图4-3数据链路层的通信模型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结点A的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封装成帧。结点A把封装好的帧发送给结点B的数据链路层。若结点B的数据链路层收到的帧无差错,则从收到的帧中提取出IP数据报上交给上面的网络层;否则丢弃这个帧。4.1.2链路和数据链路所谓链路(link):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

3、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在进行数据通信时,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路径往往要经过许多段这样的链路。可见,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把控制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硬件和软件实现)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通常使用网络适配器(拨号上网使用拨号适配器,通过以太网上网使用局域网适配器)来实现这些通信协议的硬件和软件。也有人采用另外的术语,把链路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早期的数据通信协议曾叫做通信规程(procedure)。因此,在数据链路层,规程和协议是同义语。4.2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问题。数据链路层的发送方应当让接收方的数据链路层知

4、道,所发送的帧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从什么地方结束。透明传输问题。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数据的比特组合必须是不受限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不能禁止传送某种特殊的比特组合。差错检测问题。4.2.1帧定界帧定界(framing)就是确定帧的界限。每一种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帧的数据部分的长度上限——最大传送单元MTU(MaximumTransferUnit)。图4-4用帧首部和帧尾部进行帧定界图4-5用控制字符进行帧定界的方法举例SOH(StartOfHeader)、EOT(EndOfTransmission)的16进制编码分别是01和04。数

5、据在物理层的实际传送方式是多样的。异步传输(一次只传送一个字符)、同步传输。都需要帧定界。图4-6数据部分恰好出现与EOT一样的代码4.2.2透明传输解决透明传输问题字节插入(bytestuffing)法:每当在数据中出现字符“SOH”或“EOT”时就将其转换为另一个字符,而这个字符是不会被错误解释为控制字符的。例如:控制字符“ESC”叫做转义符,编码为1B。数据中出现的控制字符经字节插入后发送时的字符SOHESCxEOTESCyESCESCz图4-7用字节插入法解决透明传输的问题4.2.3差错检测比特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

6、生差错:1可能会变成0,而0也可能变成1。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BER(BitErrorRate)。误码率与信噪比有很大的关系。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措施。在数据链路层广泛使用了循环冗余校验CRC的检错技术。编码思想:将要发送的数据比特序列看成是一个多项式f(x)的系数,若数据为bn-1bn-2…b1b0(其中为0或1),则其对应的多项式为:bn-1Xn-1+bn-2Xn-2+…+b1X+b0例如:数据“10010101”可以写为多项式X

7、7+X4+X2+1。检错思想:收发双方约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x)(其最高阶和最低阶系数必须为1),发送方在帧的末尾加上若干校验位,使带校验位的帧对应的多项式能被G(x)整除;接收方收到后,用G(x)除多项式,若有余数,则传输有错。循环冗余校验工作原理循环冗余校验工作原理CRC编码计算算法(1)设要发送的数据对应的多项式为P(x)。(2)发送方和接收方约定一个生成多项式G(x),设该生成多项式的最高次幂为k。(3)在数据块的末尾添加k个0,则其相对应的多项式为M(x)=XkP(x)(左移k位)(4)用M(x)模2除以G(x)

8、,获得商Q(x)和余式R(x),则M(x)=Q(x)×G(x)+R(x)。(5)令T(x)=M(x)+R(x),采用模2运算,T(x)所对应的数据是在原数据块的末尾加上余式所对应的数据得到的。(6)发送T(x)所对应的数据。(7)设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对应的多项式为T’(x),将T’(x)除以G(x),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