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ID:5898819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7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_第1页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_第2页
资源描述: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电》这一单元是四年级第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是从调查家中的电器入手,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电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谨的结构,从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导体、绝缘体的概念,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最终指向对电的概念。本单元由七个内容组成,分别是《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导体与绝缘体》、《做个小开关》、《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对生活中的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导体和绝缘体对学生来说都是模糊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检测多种物体,让学生在感性经验充足的情

2、况下,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是研究物体导电性能的一篇探究性课文,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检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二是: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根据科学课程标准,我将《导体与绝缘体》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有足够的感性经验,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解导体和绝缘体基本概念。具体表现在:科学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过程与方法: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

3、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检测橡皮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推测、科学检测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检测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2、教学难点:学会分工与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并对存在困难的小组提供相应的帮助策略。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采用了直观教学、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和突出自主探究、自主交流、对话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推测、检测物体是否导电,是学生有足够的感性经历从“实验观察——推测——制定计划——证实——归纳总结——学以致用

4、”的科学2探究过程,从而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纵观整堂课,我觉得比较满意的地方是:首先体现在“用教材教”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比如在材料的准备上,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直接提供20种(或十几种)材料给学生进行检测物体的导电性,也或者是统一要求学生带什么什么材料。我认为这个检测的面过于狭窄,而且在时间上,由于基础不同小组间的差距会很大。所以我统一给学生提供了橡皮、回形针、塑料、铜线、铁丝、铝线、白纸,而其它的材料在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准备(不需要太多但也不能少于1

5、0种),这样“有收有放”的准备材料,课堂上研究起来学生就会更加感兴趣,就可以更多地、较直观地感知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从而更具体地理解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始于教材而不止于教材,这始终是我努力的方向。其次体现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导学生“亲历亲为”是科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习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勤于动脑、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对于《导体和绝缘体》一课的教学来说,绝非只是让学生记住两个抽象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引领孩子们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这两个概念“诞生”的过程,才是重中之重。鉴于此,我首先是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橡皮导电性”的检

6、测方法,制订检测计划,然后设计了“检测老师提供材料的导电性”和“检测小组自己带的材料的导电性”的两个层次的分组实验,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尽可能多的实物的检测实现由具体实物到抽象概念的概括,学生理解起来回更自然。我想这应是我以后上课努力追求的境界。第三是课堂上有机地融合了“安全用电”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巩固练习“我知道”中的“不要用湿布擦拭电器、插座和开关,也不能用湿手触摸它们”及“我还知道”(拓展部分)中的“天空正下着雨,一根裸露的电线掉在路中间,小明随手从地上拿起一根木棒,想挑开电线。他这种做法对吗?”,都很好地结合了安全教育,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达到了三维目标的

7、有机统一。同时下面几点不能不说有些遗憾。一是:给学生准备的电路检测器居然有两组是不正常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对所有的器材重新认真地进行测试。二是:小组汇报交流中学生提到的两个预测错误,我只是引导学生探究了“铝线导电性的预测错误”的原因,而对“钢笔盖导电性预测的错误”,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原因分析。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