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上: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新课标版精编版.pdf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新课标版精编版.pdf

ID:58954615

大小:136.0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17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新课标版精编版.pdf_第1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新课标版精编版.pdf_第2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新课标版精编版.pdf_第3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新课标版精编版.pdf_第4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新课标版精编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新课标版精编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了解中华文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熟练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等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其发展特点的差异,并认识其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仔细观察本课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和“半坡出土的纺轮”“半

2、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及“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等图示,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并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2.通过对本课中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和学科交叉知识运用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3、●教学难点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阶级等历史概念和这些历史概念出现的背景。●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教师可利用课本导入框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带出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的话题。2.讨论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等问题来学习本课内容。这种引导思考可在学生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进行。3.联系讲述法。这种方法在讲述教科书中所涉及到的整个农耕经济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时要用到。这种方法可以揭示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避免孤立地罗列。4.图表法。由于本课内容较多,

4、时间离现在又远,学生单凭想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用图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这种状况。5.图片分析法。这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更直观地感受原始农耕时代的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历史文物、遗物图画或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分析。●教具准备1.历史文物、遗物图片(条件不具备,可利用课本插图)。2.投影仪、小黑板。●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了《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在那里,我们接触到了关于人1⋯⋯⋯⋯⋯⋯⋯⋯⋯⋯⋯⋯⋯⋯⋯⋯⋯⋯⋯⋯⋯⋯⋯名校名师推荐⋯⋯⋯⋯⋯⋯⋯⋯⋯⋯⋯⋯⋯⋯⋯⋯⋯⋯⋯类产生的种种传说。今天,我们再来听几个故

5、事。伏羲氏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圣贤,是著名的“三皇”之一。古史上又称为庖牺氏或宓牺氏。在《三皇本纪》里记载了伏羲氏“养牺牲以供庖厨”,即教给人民畜牧以供厨下肉食。在《周易》里又记载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即教民结网捕鱼。到唐朝时,历史学家司马贞把这两个记载合到了一块:“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供庖厨,故曰庖牺。”这是把教给人民结网打鱼和驯养禽兽的功劳全归在伏羲氏一人身上了。关于导入框中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在古书上多有记载。框中故事出自《拾遗记》,其原文为:“时有丹雀衔五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那么,这两个故事是否

6、可信?如果不可信,它们还会给我们提供哪些重要的线索呢?我相信,我们学习了本课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注意:在讲故事时,对于文献中的原文讲解要翻译清楚让学生听懂;二要把引文内容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屏幕上或者书写在黑板上)[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在前一节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从中我们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采集和渔猎,以采集为主。现在,我们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周围的人讨论一下,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现在请同学们回答的是:一、这种不便表现在

7、什么方面?二、怎么样能够避免这种局限性?[学生想像、讨论]⋯⋯[学生回答]仅靠“采集”为生,有很多局限性,首先,要受到季节的影响,像植物果实在冬天就很难找到;其次,如遇上自然灾害,像水灾、旱灾等,可能生存就成问题;第三,由于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就需要不断变更生活场所,而这种场所的变更在实际中盲目性很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问题回答过程中,教师需不断地加以引导)[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回答了以“采集”为生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的不便之处及解决办法,既然,我们提到解决局限性的最好办法是获得固定的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