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913664
大小:2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0-26
《《幼儿园课程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作业考核《幼儿园课程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适宜发展性课程答: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之内。2.生成性目标答: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答: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来讲,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能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具有教育作用的活动都可以成为教育活动。 4.五指活动课程答: 五指活动
2、课程: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编的。他以鼓楼幼稚园的课程编制为实验,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课程的内容有五个方面组成,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它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的、但却是整体的、有连通的、互相的联系的。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有哪些?答: (1)启蒙性。 (2)生活性。 (3)游戏性。 (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5)潜在性。2.High/Scope方案在教学方法上对教师提出了哪些原则和要求?答:(1)保持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2)支持幼儿的活动和语
3、言;(3)帮助幼儿进行选择和作出决定; (4)帮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3.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循哪些标准?答: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循以下的标准: (1)内容的目标达成性 (2)内容的基础性 (3)内容的适切性 (4)内容各部分的平衡性 (5)内容的发展性4.20世纪20——30年代幼稚园课程改革有哪些特点?答:(1)第一次制订并颁发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 (2)幼稚园课程中国化与科学化是课程改革的主题。 (3)课程的指导思想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 (4)幼稚园课程内容的范围以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 (5)课程的研究成果很丰
4、富,产生了一些重要的著作,如:张雪门的《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幼稚园组织法》;梁士杰的《幼稚园教材研究》等。5.学科活动设计中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答:A.学科教育目标的“一般发展”性。 B.学科教育目标的综合性。 C.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需求化。 D.画龙点睛式的作业教学。 E.教学方式的活动化,教学效果的经验化。 F.教学计划的弹性化和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论述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内容及对我们的启示。答: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作为一种著名的儿童早期教育模式,在世界教育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蒙台梭利教育
5、方案早期是针对智障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 6 - 而设计的训练方案,虽然后来经过修改的方案也适用于幼儿园年龄的正常儿童,但蒙台梭利法引入中国后,必须要考虑到中国历史形成的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与国外不同的民族习惯等文化差异,即它的适用性与本土化问题。承担蒙台梭利班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要透彻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并正确用之于中国儿童的训练。(-)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 蒙台梭利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即是心理胚胎的发展、肉体化的过程、潜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吸收性心理的作用。蒙台梭利当初提出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成了批判时成人中心的教育观、号召重视自我发展的基础。
6、当时,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是说教的、灌输的和干预的,成人在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的是,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向幼儿进行教导的观念。正是当时这种轻视幼儿能力、否定幼儿能力的观念导致了成人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用成人的尺度去评价幼儿。相应地,这种成人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了压抑和歪曲,妨碍了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也是我们今天教育面临的挑战,是我们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二)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敏感期,即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幼儿有某种心
7、理倾向性,从而使儿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刻对一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认识事物和掌握活动,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便会消失而且不再出现。既然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敏感期,教育者就应该在不同的敏感期内为儿童提供适宜她敏感期活动的环境,促进儿童敏感能力最大限度的发展,而万万不能让儿童敏感能力的发展错过时机。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观点具有重要 的意义。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认为在儿童连续不断的心理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