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1
对于转动惯量的测量量,需要考虑B类不确定度。在扭摆实验中,振动周期的B类不确定度应该取()A.B.C.D.
D13
在测刚体的转动惯量实验中,需要用到多种测量工具,下列测量工具中,哪一个是不会用到的()A.游标卡尺B.千分尺C.天平D.秒表
C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14
在扭摆实验中,为了测得圆盘刚体的转动惯量,除了测得圆盘的振动周期外,还要加入一个圆环测振动周期。加圆环的作用是()A.减小测量误差B.做测量结果对比C.消除计算过程中的未知数D.验证刚体质量的影响
C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15
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时
2、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表征刚体特性的一个物理量。转动惯量与物体的质量及其分布有关,还与()有关A.转轴的位置B.物体转动速度C.物体的体积D.物体转动时的阻力
A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16
在测转动惯量仪实验中,以下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细绳的直径B.绕绳轮直径C.圆环直径D.圆盘直径
A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17
在扭摆实验中,使圆盘做角谐振动,角度不能超过(),但也不能太小。A.90度B.180度C.360度D.30度
B
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2
如图,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A.关闭C2,打开C1,打气,关
3、闭C1,打开C2B.关闭C1,打开C2,打气,关闭C1,关闭C2C.关闭C2,打开C1,打气,关闭C2,打开C1D.打开C2,关闭C1,打气,打开C1,关闭C2
A
18
数字电压表U1,U2与气压P1,P2的关系式为:A.P1=P0+U1/2;P2=P0+U2/2B.P1=P0-U1/2;P2=P0-U2/2C.P1=P0+U1;P2=P0+U2D.P1=P0-U1;P2=P0-U2
A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19
本实验测定的物理量是:A.CvB.CpC.Cv/CpD.Cp/Cv
D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0
Cv指的是A.等压比热容
4、B.容比热容C.温比热容D.上都不对
B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21
Cp指的是A.等压比热容B.容比热容C.温比热容D.上都不对
A
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夫兰克-赫兹实验
3
参照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图,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在阴极K和第二栅极(帘栅极)G2之间靠近阴极K存在第一栅极G1(图中未画出),G1和K之间加有正向电压UG1,主要用以清除空间电荷对阴极发射电子的影响,提高阴极发射电子的能力;B.G2、K间有正向加速电压UG2K(简称UG2),经UG2加速而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主要是在G1、G2空间与氩原子发生碰撞交换能量;C.在G2与
5、屏极A之间加有反向的拒斥电压UG2A,其作用是挑选能量大于eUG2A的电子,从而冲过拒斥电压形成通过电流计的屏极电流;D.以上表述均正确。
D
4
在屏极电流与加速电压IA-UG2实验曲线中A.屏极电流的第一个峰位表示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B.两相邻峰位差值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C.两相邻谷位差值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D.两相邻峰位差值和两相邻谷位差值均表示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D
夫兰克-赫兹实验
27
关于夫兰克-赫兹实验,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夫兰克-赫兹实验直接验证了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B.夫兰克-赫兹实验为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提供了
6、实验证据;C.夫兰克-赫兹实验为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提供了实验证据;D.夫兰克-赫兹实验为汤姆逊的原子结构模型提供了实验证据。
B
夫兰克-赫兹实验
28
夫兰克-赫兹实验是利用A.慢电子与稀薄汞气体原子发生碰撞,研究碰撞前后电子能量的改变,测定汞原子第一激发电位,从而证明原子内部存在不连续的定态;B.中子与稀薄汞气体原子发生碰撞,研究碰撞前后电子能量的改变,测定汞原子第一激发电位,从而证明原子内部存在不连续的定态;C.质子与稀薄汞气体原子发生碰撞,研究碰撞前后电子能量的改变,测定汞原子第一激发电位,从而证明原子内部存在不连续的定态;D
7、.其他原子与稀薄汞气体原子发生碰撞,研究碰撞前后电子能量的改变,测定汞原子第一激发电位,从而证明原子内部存在不连续的定态。
A
夫兰克-赫兹实验
29
以下关于夫兰克-赫兹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IA-UG2曲线上的各谷点电流随UG2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电子与原子的碰撞有一定的概率,总会有一些电子逃避了碰撞,穿过栅极而到达屏极。随着UG2的增大,这些电子的能量增大,因此在IA-UG2曲线上的各谷点电流也随着增大B.IA-UG2曲线的波峰和波谷有一定的宽度的原因是:灯丝发射的电子初动能存在一个分布,电子加速后的动能也存在一个分布,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