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井施工要求规范.docx

降水井施工要求规范.docx

ID:58849515

大小:406.83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10-26

降水井施工要求规范.docx_第1页
降水井施工要求规范.docx_第2页
降水井施工要求规范.docx_第3页
降水井施工要求规范.docx_第4页
降水井施工要求规范.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降水井施工要求规范.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12.1工程概况12.2地质情况12.2.1.土质情况12.2.2.水文情况4第三章降水方案43.1降水方案的选择4第四章降水井施工工艺54.1降水井钢筋笼制作54.2成孔抽水5第五章机械设备人员及进度管理管理75.1施工机械配备75.2人员配备75.3进度管理7第六章基坑外侧水位沉降监测8沉降控制技术措施8第七章井点封堵施工87.1降水井封堵方案选择87.2降水井封堵措施87.3降水井后期封堵9第八章现场安全管理98.1施工作业安全管理98.2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10降水井位置附图10第一章编制依据序号名称编号1《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2《项目地质勘察报告》3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二册)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5《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GB50497-2009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137《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JGJ120-2012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9《建筑桩基技术规》JBJ94-2008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DBJ/T15-20-97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图

3、纸《基坑深井降水方案图》要求采用深井坑降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图纸中降水井位置与支撑、桩承台、出土坡道相冲突,施工难度大,影响工期,故,取消位置有冲突集水井,基坑降水采用深井坑降水,在支护桩及防水帷幕施工完成后,基坑开挖前降低坑地下水位。降水井直径为A800,沿基坑底周边布置两排,排间距10m,孔间距30m呈梅花形布置,共布置降水井约48口。抽水降深要求坑底水位降深至承台底以下0.5m,核心筒承台降低至承台底以下4m。2.2地质情况2.2.1.土质情况根据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

4、告,岩土分层及相应的岩土层计算参数如下:据野外钻探和测试所取得的工程地质资料,经综合整理,场区地层自上而下由人工填土层(Qml)、冲积层(Qal)及白垩系(K)基岩等三大类组成。现将各岩土层的分布特点及物理力学性质分述如下:(一)、人工填土层(Qml):层序号①本层各孔有揭露,厚度为1.50~6.00m,平均3.43m;层顶高程为1.96~9.97m,平均4.60m。人工填土层以素填土为主,颜色以灰褐色、深灰色为主,稍湿,松散,欠压实。成份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碎砖,局部地段见有厚度约15cm的混

5、凝土,局部地段以耕植表土为主。本层不推荐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二)、第四系冲积层(Qal):第四系冲积层(Qal)在场区各孔段均有揭露。土性主要有②3层中砂和②4层粗砂为主。据其沉积特点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分述如下:1、中砂:层序号②4本层除ZK24钻孔外,其余各钻孔均有揭露,厚度为3.00~25.70m,平均15.24m;层顶高程为-3.34~5.74m,平均1.20m;层顶深度为1.50~6.00m,平均3.43m。本层颜色呈灰黄色、灰褐色等,饱和,松散~稍密,以松散为主(局部中密),局部夹薄层

6、的淤泥质土。该层颗粒不均匀,局部含较多粘粒,局部夹粘性土,分选一般,局部过渡为粉砂砂或砾砂。取扰动砂样41件,试验结果以中砂为主,个别为夹层淤泥质土、粉砂或砾砂,其水上坡角40°,水下坡角35°。本层进行标贯试验301次,实测击数为以5~9击为主,校正后的平均击数为5.7击。推荐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取110kPa。2、粗砂:层序号②5本层仅在ZA1~8、ZA10、ZA13、ZA14、ZA16~18、ZA20~22、ZA24、ZA26、ZA28、ZA38、ZA41、ZA49、ZK2、ZK6~1

7、1、ZK13、ZK15~24、ZK26、ZK32、ZK36、ZK37钻孔有揭露,厚度为1.80~18.50m,平均12.25m;层顶高程为-18.15~-0.54m,平均-7.59m;层顶深度为3.50~28.00m,平均11.66m。本层颜色呈灰黄色等,饱和,稍密~中密(以中密为主),颗粒不均匀,含较多粘粒,局部夹粘性土,分选一般,局部过渡为中砂或砾砂。取扰动砂样8件,试验结果以中砂、砾砂为主。本层进行标贯试验127次,实测击数为以15~25击为主,校正后的平均击数为13.9击。推荐其地基承载

8、力特征值fak取150kPa。(三)、白垩系基岩(K)(泥质粉砂岩):④白垩系基岩(K)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易形成由中风化岩与强风化岩、微风化岩与中风化岩、强风化岩组成的软硬夹层),棕红色为主,分布于地下深部。揭露基岩按其所受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微风化泥质粉砂岩。本层现分述如下: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层序号④1本层仅在ZA5、ZA6、ZA9、ZA11~13、ZA15~18、ZA20、ZA24、ZA26~28、ZA35、ZA36、ZA40、ZA42、Z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