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830516
大小:19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24
《自考数控班《电气控制与PLC》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密封线※※※※※※※※※※※※※※※※※班级:学号:姓名:.荣昌县职业教育中心《电气控制与PLC》模拟题(2)使用班级:自考大专班考试时间:150分钟出题人:李永文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2X10=20分)1.电路中熔断器的作用是()(A)短路保护(B)零压保护(C)过载保护(D)欠压保护2.按下C6140普通车床的起动按钮,电动机不能起动,发出嗡嗡声,原因可能是()(A)三相电源线断相(B)起动按钮接触不良(C)停止按钮接触不良(D)接触器的触头熔焊3.在机床的自动控制中,担
2、任“联锁”触头的电器元件是()(A)继电器(B)接触器(C)开关电器 (D)A和B4.关于能耗制动和反接制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耗制动比较缓和,制动产生的机构冲击对机床的危害不大;(B)能耗制动的制动效果比反接制动的效果好;(C)反接制动的制动电流大,制动力矩大;(D)反接制动常用于启动比较频繁的场合;5.在PLC中,可以用来存放系统程序的存储器是()(A)RAM(B)ROM或RAM(C)ROM或EPROM(D)RAM或EPROM或ROM6.下面的梯形图中,不符合规范的是()7.下面关于顺序功能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3、A)两个步绝对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一个步或转换将它们隔开。(B)两个转换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一个步将它们隔开。(C)转换实现后,使所有由有向连线与相应转换符号相连的后续步都变为活动步。(D)转换实现后,使所有由有向连线与相应转换符号相连的前级步都变为不活动步。8.下面关于STL指令的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STL触点不能分别驱动同一编程元件中的一个线圈。(B)STL触点不可以直接驱动Y、M、S、T等元件的线圈。(C)STL触点驱动的电路块中不能使用MC和MCR指令。(D)与STL触点相连的触点应使用LD、LDI
4、 或AND、ANI指令。9.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指()。A.输入的视在功率B.输入的有功功率C.产生的电磁功率D.输出的机械功率10.三相异步电动机增加转子电阻时,其最大转矩()。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二.填空题(2X10=20分)1.欠电流继电器在正常工作电流流过线圈时,衔铁是 状态,而当流过线圈的电流小于整定电流时衔铁 。2.复合按钮的复位顺序为: 按钮先断开, 按钮后闭合。3.PLC的工作方式为 ,其工作过程分为 、
5、程序执行 和输出刷新处理三个阶段。4.速度继电器常用以接受转速信号,当电动机的转子转速上升到 r/min以上时触头动作;下降到 r/min以下时触点复位。5.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降压起动方式有: 降压起动、降压起动、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定子串电阻减压起动等。6.PLC的基本结构由 、、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扩展接口、通信接口、编程工具、智能I/O接口、智能单元等组成。7.PLC常用的编程语言有: 、、顺序功能图和高级语言等。8.热继电器是利用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它在电路中主要用作是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起______________作用。9.机床上常用的电气制动控制线路有两种即 和 。10.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Y-△降压启动时启动电流是直接启动电流的 倍,此方法只能用于定子绕组采用 接法的电动机。四.判断题(10分)1.PLC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2.一台额定电压为220V的交流接触器在交流220V和直流220的电源上均可使用。( )3.交流接触器铁心端面嵌有短路铜环的目的是保证动、静铁心吸合严
7、密,不发生震动与噪声。( ) 4.低压断路器又称为自动空气开关。( )5.无断相保护装置的热继电器就不能对电动机的断相提供保护。()6.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是反时限的。()7.行程开关、限位开关、终端开关是同一种开关。()8.固态继电器是一种无触点的继电器。()9.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电气控制线路,如果使用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就不必再装设熔断器作短路保护。()10.在反接控制线路中,必须采用以时间为变化参量进行控制。()四.简答题(4小题计30分)1.列举异步电动机变转差率S的调速方法(8分)答:2.分别列举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
8、自锁控制与互锁控制的电路。(8分)3.简述定时器的类型及特点。(7分)4.根据下面的逻辑指令,画出相应的梯形图。(7分)0LDX21ANDX02OUTY33LDY34ANIX35OUTM1016ANDT17OUTY4五、分析设计题(10+10=20分)1.试设计M1和M2两台电动机顺序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