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与模具设计ppt课件.ppt

冷冲压与模具设计ppt课件.ppt

ID:58826274

大小:1.47 MB

页数:80页

时间:2020-10-01

冷冲压与模具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冷冲压与模具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冷冲压与模具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冷冲压与模具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冷冲压与模具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冷冲压与模具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弯曲3.1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3.2最小弯曲半径3.3弯曲件的工艺性3.4弯曲工艺方案的确定3.5弯曲模设计的工艺计算3.6弯曲模设计实例3.1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3.1.1弯曲变形过程1.弹性弯曲阶段弯曲前,毛坯定位在凹模开口面上。凸模随着压力机滑块向下运动,开始进行弯曲。如图3-3(a)所示,凸模最先接触板料中部,同时在凹模开口面与板料接触面形成左右两个支承点,因此在凸、凹模的作用力下板料内部形成了弯矩,使板料弯曲,产生弹性变形。2.塑性弯曲阶段凸模继续下压,弯曲夹角与弯曲半径不断减小。凹模对板料的支承点不断向内移动,毛坯弯曲变形区逐渐缩小,直到与凸模三点接触;随着继

2、续下压与板料三点接触时,正向弯曲阶段结束,开始了正、反向弯曲阶段。下-页返回3.1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3.1.2塑性弯曲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状态1.应变状态切向弯曲变形区内区纤维缩短,切向应变为压缩应变;外区纤维伸长,切向应变为伸长应变,并且该应变为绝对值最大的主应变。径向:因弯曲变形时,绝对值最大的主应变是切向应变,根据塑性变形体积不变的条件可知,必然引起另外两个方向产生与符号相反的应变。宽度方向:根据相对宽度旦的不同,分两种情况:对于B<3的窄板,因金属在宽度方向可以自由变形,故在宽度方向应变与切向应变符号相反而为拉应变,在外区上-页下-页返回3.1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则为压

3、应变;对于B>3的宽板,由于宽度方向受到材料彼此之间的制约作用,不能自由变形,可以近似认为无论是内区还是外区,其宽度方向的应变=0。2.应力状态切向:内区受压,外区受拉。径向:塑性弯曲时,由于变形区曲度增大,以及金属各层之间的相互挤压作用,从而引起变形区内的径向压应力在板料表面由表及里逐渐递增,至应力中性层处达到了最大值。宽度方向:对于窄板,由于宽度方向可以自由变形,因而无论是内区还是外区=0;对于宽板,因为宽度方向受到材科的制约作用≠0。上-页下-页返回3.1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从应力状态来看,窄板弯曲时的应力状态是平面的,宽板则是立体的。3.1.3变形程度及其表示方法塑性弯曲

4、必先经过弹性弯曲阶段。在弹性弯曲时,受拉的外区与受压的内区以中性层为界,中性层恰好通过剖面的重心,其应力、应变为零。在弯曲变形区的内、外表面,切向应力与切向应变绝对值最大,为上-页下-页返回3.1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若材料的屈服强度为σ,则弹性弯曲的条件为3.1.4板料弯曲的变形特点1.中性层的内移中性层的曲率半径和弯曲变形程度有关。当变形程度较小时,应变中性层与弯曲板料截面中心的轨迹相重合。2.变形区板料厚度变薄和长度增加拉区使板料减薄,压区使板料加厚。但由于中性层向内移动,拉区扩大,压区减小,板料的减薄将大于板料的加厚,整个板料便出现变薄现象(图3-5)。上-页下-页返回3.

5、1弯曲变形过程及变形特点3.弯曲后的翘曲与剖面畸变细而长的板料弯曲件,弯曲后纵向产生翘曲变形(图3-8)。这是因为沿折弯线方向工件的刚度小,塑性弯曲时,外区宽度方向的压应变和内区的拉应变将得以实现,结果使折弯线翘曲。剖面的畸变现象:对于窄板弯曲如前所述(图3-5(a));对管材、型材弯曲后的剖面畸变如图3-9所示,这种现象是因为径向压应力所引起的。上-页返回3.2最小弯曲半径3.2.1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1.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越小。2.材料表面和侧面的质量板料表面和侧面(剪切断面)的质量差时,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并降低塑性变形的稳定

6、性,使材料过早地破坏。3.弯曲线的方向轧制钢板具有纤维组织,顺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高于垂直纤维方向的塑性指标。当工件的弯曲线与板料的纤维方向垂直时,可具有较小的最小弯曲半径(图3-10(a));反之,工件下-页返回3.2最小弯曲半径的弯曲线与材料的纤维平行时,其最小弯曲半径则大(图3-10(b))。4.弯曲中心角理论上弯曲变形区外表面的变形程度只与二有关,而与弯曲中心角无关。但实际上,由于接近圆角的直边部分也产生一定的切向伸长变形(即扩大了弯曲变形区的范围),从而使变形区的变形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所以最小弯曲半径可以小些。3.2.2最小弯曲半径rmin的数值由上述可知,最小弯曲半径是

7、受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一个工艺参数,因此其数值一般由生产中试验方法所确定。部分数值可参见表3-2。上-页下-页返回3.2最小弯曲半径3.2.3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的措施①经冷变形硬化的材料,可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恢复其塑性,再进行弯曲。②清除冲裁毛刺,当毛刺较小时也可以使有毛刺的一面处于弯曲受压的内缘(即有毛刺的一面朝向弯曲凸模),以免应力集中而开裂。③对于低塑性的材料或厚料,可采用加热弯曲。④采取两次弯曲的工艺方法,即第一次采用较大的弯曲半径,然后退火;第二次再按工件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