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课件.ppt

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课件.ppt

ID:58813152

大小:6.83 MB

页数:51页

时间:2020-10-01

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课件.ppt_第1页
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课件.ppt_第2页
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课件.ppt_第3页
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课件.ppt_第4页
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古诗两首学习古诗的方法?2、知诗人3、明诗意1、解诗题4、悟诗情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解诗题题目的意思是什么?题西林壁解诗题题西林壁书写西林寺墙壁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2、知诗人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苏轼北宋杰出的诗人、艺术家。谁能说出苏轼是什么朝代的什么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

2、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诗文有《东坡七集》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知诗人《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作品写作背景明背景3、明诗意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诗句注释:不识:看不清。只缘:缘,因为;只缘,只是因为。面目:面貌,这里指庐山的风景。身:自己。此山:此,这;此山,这山,指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岭侧看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连绵起伏的山岭巍然耸立的

3、险峰横着看庐山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远近低高各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都不同。远近高低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欣赏庐山?从中看到了什么?横、侧、高、低、远、近随着诗人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象不一样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挺立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识:知道缘:因为庐山(我)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

4、真实的面目从这两句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看事物要从不同角度去看,这样才得看的全面。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赞美庐山景色雄奇壮观角度不同结果各异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要客观全面4、悟诗情横侧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远近高低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

5、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因为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我们联系学过的课文《画杨桃》,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思考: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办?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的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悟诗情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我们要客观全面的

6、看待问题这首诗蕴含的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盲人摸象画杨桃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诗句有节奏有重音有感情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诗句运用:拓展阅读:学

7、习古诗的方法?2、知诗人3、明诗意1、解诗题4、悟诗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