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ppt课件.ppt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ppt课件.ppt

ID:58809864

大小:6.89 MB

页数:100页

时间:2020-10-01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ppt课件.ppt_第1页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ppt课件.ppt_第2页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ppt课件.ppt_第3页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ppt课件.ppt_第4页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5合模导向机构设计定义:保证动模和定模正确定位与导向的零件。导向机构的形式:导柱、导套导向锥面定位承受一定侧压力:导柱在工作中承受了一定的单向侧压力,并用于承受推板和定模型腔板的重荷并保持合模运动平稳;当侧压力很大时,需要增设锥面定位装置。导向机构作用:定位:为避免模具装配时方位搞错而损坏模具,并且在模具闭合后使型腔保持正确的形状,不至因为位置的偏移而引起塑件壁厚不均。导向:动定模合模时,导向机构首先接触,引导动定模正确闭合,避免凸模或型芯先进入型腔,以保证不损坏成型零件。2§3.5合模导向机构设计一、导柱导向机构设计设计内容:对导柱和导

2、向孔的要求及其典型零件结构、导柱与导套的配合实例、导柱在模具上的布置等内容。设计的基本要求:导向精确,定位准确,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3§3.5合模导向机构设计(一)导柱的典型结构及要求1.导柱的典型结构A型:用于简单模具的小批量生产,一般不需要导套,导柱直接与模板中导向孔配合。带头导柱4§3.5合模导向机构设计B型:用于精度高、生产批量大的模具,导套、导柱的固定孔大小相同。两孔可同时加工、以保证同心度。带肩导柱5§3.5合模导向机构设计2.对导柱结构的要求长度导柱的长度必须比凸模端面的高度要高出6~8毫米,以免导柱末导正方向而凸模先进

3、入型腔与其相碰而损坏。形状导柱的端部做成锥形或半球形的先导部分,使导柱能顺利地进入导向孔。材料导柱应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坚韧而不易折断的内芯,因此多采用低碳钢(20号)经渗碳淬火处理,或碳素工具钢(T8,T10)经淬火处理,硬度为HRC50~55。配合精度安装段与模板间采用过渡配合H7/k6,导向段与导向孔间采用动配合H7/f7。还可采用其它固定方式,如下图。光洁度配合部分要求▽7。导柱的其它固定形式:螺钉固定过渡配合,铆接固定。适用于移动式小型模具。铆接固定。为了便于加工,使导柱固定部分尺寸与导柱孔相同。6§3.5合模导向机构设计(二)导向孔(

4、有导套和无导套)的典型结构及要求1.导向孔的典型结构b、常采用镶入导套的形式,保证导向精度和检修方便,结构如下图。图(a)为台阶式导套,主要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大型模具。(b)为直导套。a、直接在模板上开孔,加工简单,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且小批量生产的模具。导套结构7§3.5合模导向机构设计2.对导向孔结构的要求形状——导孔或导套的前端倒圆角,使导柱进入顺利。导柱孔最好打通,否则导柱进入未打通的导柱孔(盲孔)时,孔内空气无法逸出,而产生反压力,给导柱的进入造成阻力。当结构需要开盲孔时,就要在盲孔的侧面增加通气孔或在导柱的侧壁磨出排气槽,如下图。材料——

5、硬度低于导柱5度左右,以改善摩擦、防止导柱或导套拉毛,可选用淬火钢或铜等耐磨材料。导套的精度与配合:导套内孔与导柱之间为动配合H7/f7,外表面与模板孔为较紧的过渡配合H7/n6(直导套)或H8/k7(带轴肩导套)。导套前端可设计一长3mm的引导部分,按松动配合H8/e7制造。为了可靠起见,还可采用其它紧固方法。光洁度——配合部分要求▽7。8§3.5合模导向机构设计导套的其它固定形式:a是导套的侧面加工——平面切口,用螺钉固定的方法。要注意导套的压入方向b是以环形槽代替切口的方法。导套在淬火时可能产生裂纹,最好将环形槽底部做成圆角,以弥补此缺陷c

6、是侧面开孔,用螺钉固定的方法,与a图一样,要注意导套的压入方向d是最简单的方法,导套压入后在端部用铆接的方法将其固定,只是不易更换abcd9§3.5合模导向机构设计(三)导柱与导套配合实例a:A型导柱,没有导套,直接在型板上加工导柱孔,容易磨损。导柱固定部分用过渡配合,伸入导向孔部分用动配合,用于加工小批量低精度塑件的模具;b:A型导柱,A型导套的结构;c:A型导柱,B型导套的结构;d:B型导柱,B型导套的结构;e:B型导柱,A型导套的结构;d、e两种结构要求导柱固定孔与导套固定孔尺寸一致,以便配合加工,保证同心度。图3-5-9导柱与导套的配合形

7、式10§3.5合模导向机构设计(四)导柱的数量和布置一副塑料模的导柱数量一般2~4根。布置原则:保证动定模只能按一个方向合模,不要在装配时或合模时因为方位搞错使模具损坏。不对称布置可防止安装方向错误。常见的布置形式:a是两根直径不同的导柱,对称布置;适用于精度不高的小型模具。b是三根直径相同的导柱,不对称布置;c是四根直径相同的导柱,不对称布置;d是四根直径不同的导柱,对称布置。图3-5-10导柱布置形式11§3.5合模导向机构设计二、锥面定位机构设计适用场合:多用于大型、深腔和精度要求高的塑件,特别是薄壁容器、偏心塑件。原因是大尺寸塑件在注射时

8、,成型压力会使型芯与型腔偏移,且过大侧压力让导柱单独承受,会发生导柱卡住或损坏的现象。需用锥面承受一定的侧压力,同时锥面定位也提高了模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