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799906
大小:1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27
《XXX社区治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XX社区治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XXX社区治理调研报告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是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活动最为重要的平台,社区在化解基本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有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政府的施政宗旨;有利于扩大就业、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不断满足居民群众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强化社区社
2、会管理体制改革,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必将是社会管理创新整体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一、XXX社区基本情况XXX社区居民委员会,因辖区的XXX路而得名。XXX社区东至东河槽西路和西XXX路北段,南至站南路中、东段,和针织巷以北(包括红卫日化厂全部),西至西XXX路和原排洪沟,北至京包铁路主线,面积2.1平方公里。辖区内现有7个小区,23栋楼,现有户籍居民3278户,7426人,有汉、回、蒙、满、壮、彝族等民族。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6家,包括交警五中队、XXX社区卫生中心、仓储单位3家、航空物流快递1家;辖区内沿街商铺82家。二、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
3、用,积极探索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一核多元共治的社会管理服务机制,不断调动和发挥居民小组长和热心居民的带头作用,积极组织各小区参加社区组织的文体、学习培训活动。充分发挥楼栋长作用,向居民宣传国家政策、社区活动信息,为居民释疑解惑,让大家及时了解社区动态,增强参与意识。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提高社区居民议事协商能力,凡涉及城乡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由社区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牵头,组织居民群众协商解决。支持和帮助居民群众养成协商意识、掌握协商方法、提高协商能力,推动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数人意愿又保护少数人合法权益的城乡社区协商机制
4、。探索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维护公共利益情况纳人社会信用体系。推动学校普及社区知识,参与社区治理。拓展流动人口有序参与居住地社区治理渠道,丰富流动人口社区生活,促进流动人口社区融入。三、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方面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城乡社区服务机构,编制城乡社区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做好与城乡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卫生计生、教育事业、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公共安全、公共法律服务、调解仲裁等公共服务事项。创新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推行首问负责、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服务承诺等制度。探索建立社区公共空间综合
5、利用机制,合理规划建设文化、体育、商业、物流等自助服务设施。积极开展以生产互助、养老互助、救济互助等为主要形式的社区互助活动。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心口相传的城乡社区精神,增强居民群众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居民公约、内化为居民群众的道德情感,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自觉行动。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建立健全社区道德评议机制,发现和宣传社区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大力褒奖善行义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组织居民群众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倡导移风易俗,形成与邻为善、
6、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社区氛围。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建立各民族相互嵌人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此外,社区时刻重视关注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社区文化是团结群众、凝聚群众、组织群众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总体。XXX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有图书阅览室、书画室、心理咨询室、乒乓球室、舞蹈室等功能室,从而使群众树立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社会公德,做好礼貌待人,热情助人,领里关系好,积极参与支持社区的文化公益活动。社区群众全程参与管理,社
7、区居民提出合理化建议,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增强社区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加快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建设步伐,推进法治社区建设,深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进社区活动,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区矛盾预防化解能力,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对城乡社区社会救助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困境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和留守儿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