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清三中高一语文导学案:1.1.1《沁园春_长沙》(苏教版必修1).pdf

山东临清三中高一语文导学案:1.1.1《沁园春_长沙》(苏教版必修1).pdf

ID:58787990

大小:29.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29

山东临清三中高一语文导学案:1.1.1《沁园春_长沙》(苏教版必修1).pdf_第1页
山东临清三中高一语文导学案:1.1.1《沁园春_长沙》(苏教版必修1).pdf_第2页
山东临清三中高一语文导学案:1.1.1《沁园春_长沙》(苏教版必修1).pdf_第3页
山东临清三中高一语文导学案:1.1.1《沁园春_长沙》(苏教版必修1).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山东临清三中高一语文导学案:1.1.1《沁园春_长沙》(苏教版必修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校:临清实高学科:语文编写人:汤恒文审稿人:薛惠新《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作为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这篇作品是第一课,所以给学生介绍最基本的相关概念,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诗歌鉴赏方法,启发学生要知道怎样去鉴赏诗歌就尤为重要。此外,这篇作品是自读课文,所以重在启发和引导,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特别是对“情感”的感受应是重点。第三,这篇作品的体裁虽然是词,但内容是新的,所以应当挖掘作品的人生启迪。二、教学目标:1.学习感受并理解诗人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理想抱负和精神境界。2.学习富

2、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3.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4.背诵这首词。三、教学重、难点:理清诗歌思路,感受诗歌意境,领会诗人情感。[教学过程]四、学情分析:学生对这篇作品较为熟悉,字音和词义应无大碍,且已经基本理解作品,所以拓展延伸很有必要;此外,学生初中已经学习过《沁园春雪》等毛泽东诗词,且已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所以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感知诗歌内容的层面。注重从方法上引导学生总结鉴赏诗歌的一般规律应是贯穿课堂的一根红线。五、教学方法1、诵读法:学生诵读,教师范读,师生互相点评。2、学案导学:见本课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

3、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诗歌内容,识记字词的音形义,熟读诗歌。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学习小组,教室内教学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导语:秋天是一个这样的季节?(收获,丰富,多愁,充满想象⋯⋯)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了许许多多的有关秋的诗歌,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

4、理解和感悟,同学们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例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净无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壮阔)(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朗读:学生自由朗颂;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师生互相点评;学生齐读。2、赏析上阕:提问: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请调整语序,并把大意顺畅地说出来。明确:深秋时节,我独立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之水日夜不息地向北滔滔奔流。提问:“独立”能否改为“站立

5、”、“直立”等词?明确:主要领会“独”的意蕴(1)联系背景,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2)联系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政治改革,被贬永州,身处逆境而写,表露诗人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独钓寒江”与作者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其他伟人的的胸襟境界又不可同年而语。)明确:不行。“独立”不仅表明一个人;而且面对湘江,在秋风中伫立,颇有心绪起伏,神思翻腾的意蕴,状写了一个奋发青年的坚挺沉稳的形象,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寒秋”一语既点季节,又渲染苍凉严肃的气氛,奠定了全诗沉雄的基调。提问:联系《沁园

6、春·雪》,说说“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明确: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共七句。古诗词中称这为“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字。提问:诗人看到了哪些秋景?朗读句子,指点,正音。(板书)明确:作者视角:“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远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视,近景“鹰击长空”仰望,高景“鱼翔浅底”俯瞰,低景提问:(讨论)此时的视角转换是速度快点好呢,还是慢点好?明确: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想象将秋景文字转为实物,可分四步:(1)勾勒形态: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出;(2)染上色彩: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3)画

7、面动化:秋风送爽,吹动满山枫叶,江流缓缓⋯⋯(4)画面细致、逼真(特写镜头):鹰、鱼等从而成就了色彩绚丽的立体画面。提问:哪几个词用得好?[动词:染、击、翔]明确:染,拟人手法,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壮美景色。引《西厢记·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击,与“飞”比较(“飞”显得平淡),“击”能显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翔,比“游”更准确。既状摹了水之清澈见底,水天相映之境。又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地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游状,形象生动。“浅底”非真,乃清澈所致。(秋水共长天一色)提问: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将秋写

8、得萧杀苍凉、清冷惨淡。“自古逢秋悲寂寥”“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