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266-2016 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技术规范.pdf-2020-09-28-22-49-11-218.docx

DB41/T 1266-2016 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技术规范.pdf-2020-09-28-22-49-11-218.docx

ID:58767223

大小:30.4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9-30

DB41/T 1266-2016  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技术规范.pdf-2020-09-28-22-49-11-218.docx_第1页
DB41/T 1266-2016  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技术规范.pdf-2020-09-28-22-49-11-218.docx_第2页
DB41/T 1266-2016  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技术规范.pdf-2020-09-28-22-49-11-218.docx_第3页
DB41/T 1266-2016  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技术规范.pdf-2020-09-28-22-49-11-218.docx_第4页
DB41/T 1266-2016  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技术规范.pdf-2020-09-28-22-49-11-218.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DB41/T 1266-2016 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技术规范.pdf-2020-09-28-22-49-11-218.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73.080D09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266—2016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技术规范2016-08-11发布2016-11-11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1266—2016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5人工监测26人工检查37监测检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48检测机构工作程序4附录A(规范性附录)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报告格式5IDB41/T1266—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河南省安全生产

2、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浩基、胡永奎、宁柯、张胜利、邓金迪、李伯炜、方航。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耿剑统、朱修兵、司恭、晁彦德、卢旭超、郝旭军、王志杰、周敏、张长河、周海潮、吴摇贵、张春玲、白颖慧。IIDB41/T1266—2016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的总则、人工监测、人工检查、监测检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和检测机构工作程序。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选矿厂湿式排放的尾矿库安全监测检查。其它湿式排放工业废渣库、电

3、厂灰渣库和干式堆存的尾矿库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AQ2006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30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位移因荷载作用而引起工程结构受力点的位置移动量。3.2浸润线坝体中渗流水的自由表明的位置,在横剖面上为一条曲线。3.3干滩长度水力冲积尾矿形成的沉积体出露表层为干滩,由滩顶至库内水边线的水平距

4、离为干滩长度。3.4渗流水通过坝体、坝基或坝肩空隙的流动。3.5尾矿库安全设施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基本安全设施和专用安全设施,基本安全设施包括:尾矿坝、库内排水设施、库区截排洪设施、堆积坝坝面防护设施、辅助设施;专用安全设施包括:地质灾害与雪崩防护设施、安全监测设施、坝体排渗设施、库内回水浮船、运输船防护设施、应急救援器材及设备、个人安全防护用品。4总则1DB41/T1266—20164.1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系统设计应由安全设施设计单位对全库进行一次性设计,所属单位依照设计分步实施。4.2人工监测项目主要针对湿式排放尾矿库,监测项目

5、包括:坝体坡比及位移、浸润线、干滩、库水位和降水量,必要时还应监测渗流。一次性筑坝和干式堆存的尾矿库可不监测浸润线、干滩和库水位等项目。4.3人工检查主要检查尾矿库安全设施与设计的符合性、形态完好性和功能可靠性。4.4尾矿库所属单位应按照本标准开展人工监测检查或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检测机构进行人工监测检查。人工监测检查完成后,应填写《尾矿库人工安全监测检查报告》(见附录A)。所属单位应根据监测检查报告提出的建议及时进行整改。5人工监测5.1人工仪器设备5.1.1人工监测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水位计、量水堰计、流速仪、激光测距仪、照相机

6、、钢卷尺、吊锤等。5.1.2人工监测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的规定,并经法定专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5.2坝体坡比及位移5.2.1监测内容包括:主坝、副坝、拦水坝参数,主坝位移。5.2.2坝体外坡坡比的测点布置:每100m坝长不少于2处,应选在最大坝高断面和坝坡较陡断面。5.2.3主坝位移的测点布置:初期坝坝顶和堆积坝坝顶应各布置一排测点,一共不少于3排。测点的间距,一般坝长≤300m时,宜取20m~100m;300m<坝长≤1000m时,宜取50m~200m,一般一排不少于3个点。5.2.4坝体表面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监测,

7、应共用一个测点。监测基点应设在两岸相对稳定区域内,测点应设置在坝体易变形的位置,基点和测点应有可靠的保护装置。坝体位移监测用的平面坐标及水准高程,应与设计、施工和运行诸阶段的控制网坐标系统相一致。5.3浸润线5.3.1监测孔布设应根据坝型结构、断面大小和渗流场特征确定。监测孔深度应大于设计浸润线深度的1m~1.5m。5.3.2坝上监测孔的布置不能满足监测要求时,应增设监测孔。5.4干滩5.4.1监测内容包括滩顶高程、干滩坡度和干滩长度。5.4.2滩顶高程的测点布置应沿坝体走向,每100m坝长选较低处监测1~2个点,监测点总数不少于3

8、个点。各测点中最低点的高程作为尾矿库滩顶高程。5.4.3干滩平均坡度的测点布置:其测量断面应垂直于坝轴线布置,测点应尽量在各变坡点处进行布置。沿坝体走向每100m坝长布置不少于1~3个断面,测点间距不大于10m~20m(干滩长者取大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