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单元运动的描述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PART0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教材知识梳理│考点互动探究│教师备用习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和重要推论1.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速度—位移关系式:.这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教材知识梳理教材知识梳理二、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1)从静止开始,即初速度为.(2)只受重力作用的直线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1)速度公式:;(2)位移公式:;(3)速度—位移关系式:.教材知识梳理零匀加速教材知识梳理√××××√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考点互
2、动探究1.“一画,二选,三注”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3.运动学公式中正、负号的规定直线运动可以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我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与初速度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但当v0=0时,一般以a的方向为正方向.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题根分析本题为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运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可画出物体运动过程示意图,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列方程进行求解.以本题为题根可以联系动力学、能量和动量等进行知识层级上的纵向变式.考点互动探究■变式网络考点互动
3、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应用考点互动探究1.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关系(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2)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x1∶x2∶x3∶…∶xn=.(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n=.(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1∶2∶3∶…∶n12∶22∶32∶…∶n21∶3∶5∶…∶(2n-1)考点互动探究2.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类问题指匀减
4、速到速度为零后立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双向可逆类问题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方法技巧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方法如下:考点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考点互动探究1.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竖直上抛运动的实质是加速度恒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处理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5、(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下降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时,物体正在上升;v<0时,物体正在下降;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考点互动探究2.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如图2-4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图2-4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点评]本题为涉及竖直上抛运动的综合问题,对本题的分析不要被表面现
6、象迷惑,应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第一,要清楚两个研究对象各自的运动性质,并能通过设定正方向准确反映二者的位移情况(尤其是小球的位移);第二,本题最直观的信息是空间关系,因此应首先从位移的角度建立两个研究对象的核心关系;第三,要注意两个研究对象运动的等时性这一隐含关系.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规律总结考点四单体多过程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考点互动探究(1)准确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画出物体在各阶段运动的示意图,直观呈现物体的运动过程.(2)明确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性质,找出题目给定的已知量、待求量以及中间量.(3)合理选择运动学公
7、式,列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方程,同时列出各阶段间的关联方程.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方法技巧多过程组合问题的三个处理技巧(1)用图像分析运动学问题能很好地反映出物体的运动规律,且直观、形象,这是图像法的优势,一些物理量的关系能通过图像很明显地反映出来.(2)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通过逆向思维转化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多运动过程的转折点的速度是联系两个运动过程的纽带,因此,转折点速度的求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教师
8、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