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文化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pdf

楹联文化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pdf

ID:58755584

大小:96.5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9-30

楹联文化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pdf_第1页
楹联文化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pdf_第2页
楹联文化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pdf_第3页
楹联文化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pdf_第4页
楹联文化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楹联文化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楹联文化2019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2019智慧树知到超星尔雅网课答案大全第1章单元测试1、上联:撑天拄地两行字下联:()答案:纳古涵今一副联第2章单元测试1、对联的别称很多,下面是对联别称的是:()答案:楹联2、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有在大门两侧张贴桃符的习俗,上面书画神荼和()二神来避邪。答案:郁垒3、对联最根本的特征是()。答案:对称性4、楹联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时期。答案:五代5、()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共计180个字答案:孙髯翁6、“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作者是

2、孟昶。()答案:对7、“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清代的事。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答案:错8、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答案:对9、朱元璋为一个阉猪的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答案:对10、2002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答案:错第3章单元测试1、春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见的对联。它的内容多是赞美新春的美景,祝愿人们美好生活,歌颂大好形势。答案:对2、“山水联”中的“山水”,指的是天然的

3、经雕琢的自然风景区,它们以各自特有的地形地貌,构成千姿百态的形象,“山水联”就是对其作出生动的描绘和反映。答案:错3、最早的园林对联是“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答案:对4、“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副对联是古迹联。答案:错5、寿联,尽管以祝贺,颂扬为主,在写作中也要把握住用语的分寸,格调既不能低沉,也不能不切实际的浮夸,要突出寿主的特征,具有乐观向上的情调。答案:对6、“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是一副名胜联。答案:错7、自挽联是死者生前自己写的,这有些类似西方流行的自撰墓志铭。

4、答案:对8、“天壤薄正郎,节见穷时,各有清名闻海内;乾坤扶正气,神伤雨夜,好凭血债索辽东”这是郁达夫先生挽其兄郁华的对联。答案:对9、“梦且得官原瑞物,呼之为寿亦佳名”这是一副贺联。答案:错10、谐语联是一些诙谐风趣、滑稽可笑的对联,可以说是联林中的一片“笑林”。凡谐语联必有两个特点,一是巧妙;一是有趣。答案:对第4章单元测试1、把对联定位为融合了诗词曲赋以及古文的“边缘文体”的是谁在《联学管窥》一文提出的。答案:刘太品2、陶行知自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格调就是:()答案:格调如文3、()在《对联话》书中

5、所记与老师朱恂叔一段对话:“又问:‘数句层累而下,亦如作诗之平仄相间否?’曰:‘非也。一联即长至十句,出幅前九句落脚皆平声,后一句落脚仄声,对幅反是,此其别也。’”揭示了当今长联句脚规则之一“朱氏规则”答案:吴恭亨4、字句对等要求一副楹联的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孙英先生题的“旭景卿云今又是;春花秋月日方长。”是上下联各七个字,字句对等。答案:对5、清邓廷祯题贡院明远楼联:“楼起层霄,是明目达窗之地;星辉文曲,看笔歌墨舞而来。”中“地与来”相对属于:()答案:异类对6、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在五十一岁

6、时的自题湘西草堂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上下联成对是因为:()答案:转品成对7、清人成格的对联“花竹一庭,是亦中人十家产;轩窗四壁,可无广厦万间心?”在结构上自然成对,因为:()答案:合乎规律或习惯8、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对时人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联中“树”、“果”皆草木类;“已”、“然”皆虚字;“半”、“一”皆数字;“寻”、“点”皆转义为动词;“休”“不”皆虚字;“纵”、“相”皆虚字;“斧”、“干”则为古代兵器。以土语对诗句不拘一格构成了一副:()答案:无情对9、白城文苑(抗日将

7、领万福麟故居)大门上悬挂有孙英撰、朱关田书的联“当年剑气横飞八百里;今日文风直越五千年”,此联犯了忌:()答案:不规则重字10、七言联在平仄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只要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就好。答案:错第5章单元测试1、宽对与严对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答案:词性放宽、结构放宽、节奏放宽2、从上下联的联系形式上,楹联的对仗可以分为()。答案:正对、反对、串对3、“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一联属于()。答案:正对、严对4、以下联中,不属于正对的是()。答案: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5、“英名盖世三岔

8、口,杰作惊天十字坡”一联中出现了()。答案:戏名对6、“风吹不响铃儿草,雨打无声鼓子花”一联中出现了()。答案:药名对7、“到此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一联体现了串对中的()。答案:转折关系8、“播春收秋门第,描山绣水人家”属于()。答案:两字自对9、关于借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借对是一种特殊的对仗技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