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730326
大小:2.11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0-10-04
《第7章地形图的测绘-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量7.1地形图基本知识7.2测图前准备工作7.3碎步点的测绘7.4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修饰平面图: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按照正投影缩绘在图纸上,并注有代表性的高程点,这种图称为平面图。地形图:如果既表示出各种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出地貌,这种图称为地形图。一、地图、平面图、地形图7.1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图: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地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形称为地图。(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城市平面图1:1000城市地形图1:2000二、地形图的比例尺地
2、形图上一段直线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比例尺=图距/实距2.图示比例尺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一)比例尺的表示方法1.数字比例尺l:500,l:1000,l:2O00(二)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图l:500、l:1000、l:2000、l:5000中比例尺图l:1万、1:2.5万、1:5万、1:10万小比例尺图l:20万、1:50万、l:l00万大比例尺地形图的选用人用肉眼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一般为0.1mm所以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即0.1mm×
3、MM—为比例尺分母(三)比例尺精度注:比例尺越大,其比例尺精度越高。三、地形图图式为便于测图和用图,用各种符号将实地的地物和地貌在图上表示出来,这些符号总称为地形图图式(GB/t7929-2019)。图式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它是测绘和使用地形图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地形图图式是地形图制图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有助于“去粗取精”地把地表上最重要的信息反映到图上去。(简明)2、有助于读图(易读,形象)3、有助于美化图面(美观)(一)地形图图式的作用:(二)、地物符号1测量控制点2水系3房屋及设施4交通5管线6境界7植被和土质8注
4、记1.比例符号:轮廓较大的地物,按测图比例尺缩小后,仍能够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几何形状。2.非比例符号(独立符号)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物,轮廓较小时,就采用统一尺寸,用规定的符号来表示。形状以读图方便为准专门设计符号的定位点:中心、底线的中点、底线拐点。3.半比例符号一些线状地物,长度按比例,宽度不按比例表示。4.地物注记有些地物除了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外,对于地物的性质、名称等在图上还需要用文字和数字加以注记,如房屋的结构和层数、地名、路名、单位名、等高线高程和散点高程以及河流的水深、植被种类等。(三)、地貌符号地形图上表示地
5、貌的方法有多种,目前最常用的是等高线法。对峭壁、冲沟、梯田等特殊地形,不便用等高线表示时,则绘注相应的符号。地貌按其起伏变化的程度分为: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地。地貌形态地面坡度平地<2°丘陵地2°~6°山地6°~25°高山地>25°国内著名丘陵山地城市大连青岛烟台重庆世界著名丘陵山地城市西雅图开普敦雅典伊斯坦布尔1、等高线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光滑封闭)。水面静止的湖泊和池塘的水边线,实际上就是一条闭合的等高线。2.等高距h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间隔或称等高距,一般用h
6、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各处的等高距应当相同。(一般按图的比例尺和测区的地形类别选择基本等高距h的值)地形类别等高距越小,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细部就越详尽;但是,当等高距过小时,图上的等高线过于密集,将会影响图面的清晰度。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示的越粗略。3.等高线平距d、地面坡度i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一般用d表示,它随着地面的起伏情况而改变,h与d的比值就是地面坡度i。i大,等高线密,山陡:反之,i小,等高线稀,山平缓hid=4.等高线的种类首曲线—从平均海水面起,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0.15m
7、m)计曲线—为了便于计数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一根等高线并注记高程(0.3mm)间曲线—为了较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以等高距的一半用长虚线加绘的等高线(0.15mm)辅助曲线—为了更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以任意高程用短虚线加绘的等高线(0.15mm)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示意图5.典型地貌的名称及等高线地貌是地形图要表示的重要信息之一。地貌尽管千姿百态、错综复杂,但其基本形态可以归纳为几种典型地貌:如山头、山脊、山谷、山坡、鞍部、洼地、绝壁等(1)山头与洼地地形相反,地貌图相似:山头向中心越高,洼地反之。示
8、坡线指向低处,便于区分。示坡线(2)山脊与山谷山脊:从山顶向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山谷:两个山脊之间的凹地为山谷,其最低点连线为山谷线。山谷线山脊线雨水垂直于等高线、向下坡方向流淌。因此,山脊线成为分水线、山谷线成为集水线。雨水流淌方向(3)分水线与集水线一系列山脊线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线。(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