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生产成本和厂商均衡理论ppt课件.ppt

第2章生产成本和厂商均衡理论ppt课件.ppt

ID:58703482

大小:624.00 KB

页数:84页

时间:2020-10-04

第2章生产成本和厂商均衡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2章生产成本和厂商均衡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章生产成本和厂商均衡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2章生产成本和厂商均衡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2章生产成本和厂商均衡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生产成本和厂商均衡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生产、成本和厂商均衡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2.1生产理论2.2成本理论2.3市场结构与企业的产量、价格决策。本章内容概要2.1生产理论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也叫厂商。所谓厂商是指可以对生产和销售做出统一决策,且努力将若干种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经济单位。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之间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生产函数便是

2、研究这种投入和生产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形式。1.生产的概念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也可以将生产理解为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2.1.1生产函数概念ProductionInput生产要素Output产品2.生产要素(productionfactors)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劳动(L),资本(K),土地(N)和企业家才能(E)。注意:资本指的是实物资本(physicalcapital),而非金融资本(financialcapital)。3.生产函数概念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3、。以L、K、N、E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投入量,Q代表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ƒ(L,K,N,E)为了叙述简单,我们考虑一种简单的生产过程,厂商只利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这样,生产函数就可以简化为:Q=ƒ(L,K)它表明,要生产出既定的产量水平,厂商可以运用L和K的许多种不同数量组合。假定这一函数是连续的,那么可能的组合数是无限的。为了方便起见,经济学家根据生产要素调整变动的可能性把生产函数划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形:短期生产函数:在短期内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可变要素投入量与产品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长期生产函数:在全部生产要素都

4、可改变的条件下,要素投入量与产品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注意:在短期内至少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必须是固定不变的,产量的变化完全是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变化的结果;在长期中,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以变动的。生产函数反映的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技术条件的改变必然产生新的生产函数。2.1.2短期生产规律在生产函数Q=ƒ(L,K)中,假定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用表示,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用L表示,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ƒ(L,)在此我们讨论在短期的产出变化与投入要素(即劳动)变化之间的关系。通常这里涉及三个重要概念: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TP(totalproduc

5、t)可变投入与固定投入相结合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总和。(2)平均产量AP(averageproduct)平均一单位某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3)边际产量MP(marginalproduct)每增加一单位某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三者的关系: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总产量曲线上某劳动投入数量点的劳动平均产出是该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如B点与原点斜率为60/3=20。某劳动投入量的边际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过该点切线的斜率。图形中可见,B点前后先升后降。D点的切线斜率为零,总产出最大。当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出上升;反之下降;因而,边际产量在平均产量最高点处从上到下穿过

6、平均产出线。012345687910012345687910ABC60112102030每月产量每月产量E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D每月投入劳动每月投入劳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当包括技术在内的其它投入固定不变时,一种投入数量增加最终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在它以后产出水平会因为这一投入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假设:(1)报酬递减规律具有独立于经济制度或其它社会条件而发生作用的普遍性。(2)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但不否认技术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3)规律表述有“最终”二字修饰条件。也就是说,某一投入边际收益并非自始至终递减,它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增加趋势。

7、关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解释是:生产中并存着两种基本的作用力:劳动分工使效率提高;在固定要素上造成的拥挤使效率降低。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MPL>APL,且TP增加,相对于资本来说劳动不足。第三阶段:MPL<0,相对于资本来说劳动过剩。只有生产的第二阶段,L、K搭配是合理的。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经济学家将AP和MP曲线分成三段,分别对应生产的三个阶段。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此时,MPL﹥APL时,TPL呈递增,因此,生产不应停留在此阶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