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docx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docx

ID:58675053

大小:13.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15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陶罐和铁罐》说课稿本文是关于《陶罐和铁罐》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我想从以下几点进行本节课的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寓言故事,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建构.  二:说教材分析  《陶罐和

2、铁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仍光洁如新,铁罐却完全氧化,不复存在了.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根据课标要求,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体现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

3、感知大意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下面我就依据这五步,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得以落实: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字词,让学生凭借对两个的罐子的了解,从词语中各选择一个来形容它们的性格.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这样设计: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大声读,小声读),读时注意:读准音,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4、 2,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评一评,教一教对方.  (这"评"与"教"的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他们为了教别人而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学习能力.同时,检查了生字和课文的朗读.)  第三环节: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第四环节:合作探究,精读理解  (陶罐和铁罐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由

5、四人小组讨论,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参与小组的讨论,给予引导和点拨.这样,组内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启发,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小组意见,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  第五环节:运用技巧,创造表达  通过以上的品读,文中那优美,鲜明的词句已不知不觉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仓库中了.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积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表达.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环节,由学生自由选择: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评: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

6、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说板书设计:  19,陶罐和铁罐  谦虚傲慢  ↓许多年后↓  光洁如新无踪无影  板书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交流的情况和老师引导的情况完成的.抓住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和感悟,又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可谓"一石三鸟".  以上是本人对这节课的初步的教学思路,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不能与课前预设的完全一样,要随着学情的变化而即时调整.只有把握学情,教服务于学,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