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人群中医保健方案.doc

亚健康人群中医保健方案.doc

ID:58672011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15

亚健康人群中医保健方案.doc_第1页
亚健康人群中医保健方案.doc_第2页
亚健康人群中医保健方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亚健康人群中医保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界头铺中心卫生院亚健康人群中医健康管理方案(2014年)亚健康状态(又称次健康、第三状态)是指处于健康(约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与疾病(也占15%左右)之间的过渡状态;是指还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的人群的身体状态。亚健康人群多为40岁以上的人群,在这类人群中较普遍存在“六高一低”的倾向,即存在着接受疾病水平的高负荷(体力和心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高体重以及免疫功能偏低;表现为“一多三减退”指疲劳多,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治疗亚健康状态,是防止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是中医学“治未病”的目的,对身体的阴

2、阳失调及时调整,使机体经常处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一、工作思路充分发挥中医学中的“天人相应”、“整体观念”、“治未病”等学术思想,以及具有独特的养生、保健和康复作用的方法,发挥祖国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普及推广中医学独特的养生保健康复理论和保健方法,并有机融入乡卫生服务,丰富乡卫生服务的内涵,拓展中医业务的渠道,促进和发挥有中医药特色的乡卫生服务。二、工作措施和要求1、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各村卫生所利用多种形式,采用各种途径加强对亚健康人群进行预防为主,强调“不治已病防未病”的有关中医药养生、保健和康复知识的培训和健教工作,提高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2、积极推行“亚健康→健康”干

3、预计划。强调摆脱亚健康状态,不是靠医生或药物的治疗,而是通过自身采取积极主动措施阻断和延缓亚健康状态,不断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水平。对于纠正针对他们的影响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与不健康行为“误区”,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生活节奏、健康习惯、均衡营养、体育锻炼和心理卫生等五个方面内容的行为医学宣教,帮助他们提高健康水平。3、鼓励和推行中医药积极参与亚健康人群的康复。各村卫生所以本村人群为重点,发挥中医学养生、保健、防病和康复的特色特长,提供“简、便、廉、验、效”的各类服务,如针灸、推拿、穴位、敷贴等。4、要求村卫生所根据地域特点、人群特点和村疾病分析,相应提出本村中医药介入方案。三、服务内容

4、和方式1、物理疗法在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中,用光、热、电、磁、声、气体、水等因子作用于机体,进行保健和疾病治疗,各种物理因子直接作用于身体各部位,改善局部的不适感及症状,如颈、肩、腰、腿痛,浑身无力、肥胖、便秘等,并有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有毒及致痛物质排出体外的作用。而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皮肤、肌肉和其他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进行良性刺激,使大脑对其进行整合作用,通过对机体进行神经或体液调节,从而恢复和维持人体平衡。2、精神疗法又称心理治疗,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通过各种方法,应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解决其心理上的矛盾,达到治

5、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3、饮食疗法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生活调整,人体可能通过食疗,使阴阳、气血处于相对性的平衡状态,在具体的人性本色的需求中,体会生活的饮食快感,调节自己的生活情感,达到舒缓和化解亚健康状态的目的。4、中医保健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一门独特的疗法,依据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辩证原则。进针后通过补、泻、平补平泻等手法的配合运用,以取得人体本身的调节反应;“灸”即艾灸,以点燃艾柱或艾条,烧灼穴位,将热力透入肌肤,以温通气血。通过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体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保健”的目的,百会、四神聪、内关、涌泉、

6、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太冲、命门、神阙等穴位配伍和治疗最为常用。药物治疗,比较经典的方剂,如甘麦大枣汤、温胆汤、紫胡疏肝散、逍遥散等,都具有值得参考的辩证思路。此外,中医推拿以及各种方法的相互配合都是解决病患和防治亚健康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