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ppt课件.ppt

高三地理复习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ppt课件.ppt

ID:58647149

大小:4.04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0-10-05

高三地理复习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ppt课件.ppt_第1页
高三地理复习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ppt课件.ppt_第2页
高三地理复习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ppt课件.ppt_第3页
高三地理复习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ppt课件.ppt_第4页
高三地理复习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复习 南极洲和北极地区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极洲一、位置和面积-----地球最南的大陆纬度位置:绝大部分陆地在南极圈以南,是世界上位置最南、纬度最高的大洲。1、位置经度位置:所占经度最广,兼跨东、西两半球。重要性: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是联系南美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空间交通捷径,战略地位重要。2、面积1、地形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为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冰雪厚度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二、自然地理特征2、气候—酷寒、干燥、烈风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温达-88℃以下;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以下,最少的地方不足5

2、毫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17米/秒—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酷寒)----(干燥)----(烈风)(1)类型(2)特征:(3)、形成原因:极地气候①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②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③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反时针方向(即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形成干燥、烈风.酷寒使降水以暴雪形式出现,长久的积雪形成庞大而深厚的大陆冰盖.烈风、暴雪和巨大的冰盖又是南极大陆酷寒的原因④洋

3、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3)、形成原因:每年11月—次年3月为南极洲的暖季。(4)、暖季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矿产资源: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生物资源:磷虾、鲸、海豹、企鹅3、资源4、考察(1)最好考察时间:(2)我国的南极考察站: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和昆仑站(3)原因:(4)领域:(5)南极条约南极洲地区

4、资源丰富,资源的经济价值高,且这些资源多为其它大洲日益短缺或缺乏的资源,意义重大。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未经人类开发,是地球上惟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洁、大气能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4)科学研究的领域: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几乎涉及每一个科学领域,在这里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所得不到的异常宝贵的科学资料。(3)原因:【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89-1990年,由中、美、苏、法、英、日六国南极考察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历时7个月,又一次把人类的足迹印在了南极极点上.(见图)1、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

5、危险有:()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④整个南极洲上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求援⑤随时会遭到熊的袭击。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A(1985年建立)(1989年建立)中国的南极考察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1983年6月8日中国正式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5)南极条约内容: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宗旨: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南极的环境问题南极企鹅体内发现农药DDT南大洋捕鲸使鲸的数量大大减少全球变暖使南极的冰川融化南极臭

6、氧层出现空洞我国南极环保受到高度评价南极的垃圾问题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将达到高峰,南极地区的温度据估计将上升到10℃左右。这将给地球带来灾难:南极冰川融化,它产生的水量(约占全球现有淡水量的90%)使沿海的低地和平原被海水淹没,导致空前的水灾。美国国家冰雪中心15日证实,一座大小相当于卢森堡国土面积两倍的巨型冰山,最近脱离了南极罗斯陆缘冰。这是该中心在不到一周内,借助卫星图象观测到的从该地区崩解的第二座大冰山。近年来,从南极洲分离的冰山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一些科学家担心,类似现象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征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每年都在南极观

7、察到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的现象,其面积最大时达到3000万平方千米以上。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大量向空气中排放氯氟烃化合物等消耗臭氧层物质。臭氧减少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对人体构成危害,使皮肤癌的患病率提高,还能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绿色和平组织发言人透露,日本没有理会国际捕鲸委员会的规定,实际上是公然违反了联合国签署的海上法,绿色和平组织再一次呼吁国际社会向日本施加压力,禁止日本渔民捕捉鲸鱼。南极附近海域捕有大量的鲸类,但人类大量的捕杀使这一资源大大减少,有些种类已濒于灭绝。国际捕鲸委员会1994年定下的规矩,南极南部的海洋被划定为鲸

8、鱼保护区,禁止任何国家的渔民捕杀鲸鱼,及时保护这一种数目日益减少的动物。不过日本一直以进行科学研究为名,在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