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63396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6
《连续供墨系统使用注意事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连续供墨系统使用注意事项:1、平衡仓不能有墨水(1cm以下即可):连供的构成通常由外盒、内盒和管线组成。外盒通常有两个仓。一个为储墨仓(联大孔)一个为平衡仓(联小孔)。平衡仓内部如果有墨水,将失去平衡作用,会引起打印时出现甩墨现象,甩墨现像为大量墨水喷出在纸上。两种处理方法:1、放倒外盒,通过调整外盒的角度是平衡仓内的墨水全部流到储墨仓;2、取下外盒通气孔和加墨孔的塞子,然后用针筒从通气孔慢慢打气,平衡仓内的墨水就会全部流到储墨仓,这时塞住加墨孔的塞子,然后取下针筒即可。(注意:打气用力要慢,同色的两个孔的塞子一定都要拿到,不然会造成连供所有连接
2、口漏墨的)。2、 打开通气孔:外盒通常有两个孔。一个为注墨孔(大孔)一个为通气孔(小孔)。在装有连供的喷墨打印机工作时,连续供墨外盒上面的通气孔千万不要封死,因为墨水在连供内部是流动的,而你将通气孔封死,将会产生连供内部真空现象,引起出现打印不出颜色的故障。(表现出假堵头现象)3、 外盒不得高于打印机:外盒的放置,要和打印机平行,也可以解释为外盒和打印机都应该放在桌面上。不得在外盒底部垫东西(比如书),你如果将外盒放置过高,将会使墨水流入打印机内部。轻则引起墨水不必要的浪费,重则烧坏打印机电路,更严重烧毁打印头。设计好一点的连续供墨在它的外盒内部
3、设有负压原理。但是也不允许将外盒放置过高。设计负压原理是为了不漏墨,而不是为了让你放置过高而设计的。也不能放置太低,放置太低引起墨水回流,造成内盒墨水变空,表现出缺色现象。4、外盒的墨水量不要低于1cm: 连续供墨系统在外盒变空的时候要及时注墨(就是管线绝对不可以打空)如果管线打空会引起两种故障:1) 使注墨过程复杂化。2) 引起烧毁打印头的故障。所以在打印机工作时应注意连供墨水余量。5、 管线不可以窝死:这样同样会使墨水停止流动,引起假堵头现像。恒彩连续供墨系统注墨时――注意事项。在外盒墨水余量低于1.5cm高度时应及时加墨:第一种方法:第一步
4、 先封闭通气孔――再打开注墨孔(这样不会引起墨水进入通气孔,负压消失,通气孔内部如果有墨水是会引起打印时出现甩墨现象)甩墨现像为大量墨水喷出在纸上。第二步 注入墨水不要太满,上面可以留一厘米左右。(防止墨水溢出混色)第三步 注墨完成后先封闭注墨孔――再打开通气孔(如果不封闭注墨孔就打开通气孔,墨水流动还是会进入通气孔的)也就是说始终保持在一口封死,一口打开的状态。(这个原理其实和两个容器在底部连通的情况下,两个容器内部的水是一样多的一样,就是你在其中一个容器注入墨水,两个容器的水平面是同样高的),通气孔仓要保持其内部没有墨水,才会使连
5、供内部气压正常而正常工作。如果通气孔仓内部有墨水也不要紧,可以从连供的内盒出墨口处用针筒向外抽水。其墨水会先将通气孔仓内部的墨水进入内盒中,通气孔仓没有墨水后,才会抽动储墨仓的墨水。打印机及连供故障解决:1、 堵头:堵头有几种第一种是一丝也不出现,这种情况多是连供系统的安装问题(如进气孔没打开就装机)造成。解决方法可以用医用针筒去掉针头,在内盒出墨口向外抽墨。出墨口向上抽,抽不同颜色的墨水应该先洗干净针筒,以免造成混色。抽时针筒要尽量插深些,然后针管倾斜一些抽(可歪向四个方向的抽试试),针筒太正刚好顶住硅胶塞子是很难抽的。抽出的墨水可重复利用,不
6、要浪费。如果看到针管内部有墨水抽出而且抽的不是很用力。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不会抽或抽的不顺的,请每色抽2针筒墨水出来。第二种是有颜色出现,但是有断线。这种故障如果断线很多也多为连供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打印头真的堵了。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试一下。然后再装入机器试一下看故障有没有好转。如果有好转可以用机器自带的清洗程序清洗一到两次,切记不可清洗次数过多。喷墨打印机有时将其放置在那里停用一段时间会比你清洗的效果要好。如果是打印头真的堵了,就要清通打印头,或送维修站。第三种是有颜色出现,但是只有几丝断线这种情况多为正常。可以清洗一次,将打印机放置一段时间应该就
7、可以正常过来,如果打印的不是照片而是某种要求不高的图片,这种故障完全不影响打印机正常工作的。只要将打印机的打印效果调到照片,打印一段时间应该也会正常过来,这都是正常的。2、 不进纸、进纸偏或进纸后真接从纸道送出不打印:这种情况多为打印机进纸机械部分有问题,顾客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不是连供问题而是机器故障,可以送维修站维修。3、 打印位置偏移:(就是打着打着,打印头突然跑到别的地方打印去了)这种情况通常为打印头的移动导轨脏了所致,可先断电然后用棉花把导轨擦干净,再滴上适当润滑油,然后用手左右移动打印头。使润滑油全部均匀分布在导轨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