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的临床应用.pdf

耳穴的临床应用.pdf

ID:58589307

大小:413.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18

耳穴的临床应用.pdf_第1页
耳穴的临床应用.pdf_第2页
耳穴的临床应用.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耳穴的临床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耳穴疗法的临床应用有哪些耳针,是在耳郭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且对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了便于国际间的研究和交流,我国制定了《耳穴名称与部位的国家标准方案》。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内经》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蹻、阳蹻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耳与脏腑的关系密切,耳与五脏均有生理功能上的联系。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是息息相关的。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压

2、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可见,耳与其病理变化也是不可分割的。耳穴的临床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耳穴的适应症;..'1.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2.炎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日咳、菌痢、腮腺炎等。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征、心脏神经官能征、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症、多汗症、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病等。4.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等。5.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

3、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6.其他有催乳、催产,预防和治疗输血、输液反应,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二)选穴原则1.按相应部位选穴当机体患病时,在耳郭的相应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点,它便是本病的首选穴位,如胃痛取"胃"穴等。2.按脏腑辨证选穴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进行辨证取穴。如脱发取"肾"穴,皮肤病取"肺"、"大肠"穴等。3.按经络辨证选穴即根据十二经脉循行和其病候选取穴位。如坐骨神经痛,取"膀胱"或"胰胆"穴;牙痛取"大肠"穴等。4.按西医学理论选穴耳穴中一些穴名是根据西

4、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等。这些穴位的功能基本上与西医学理论一致,故在选穴时应考虑其功能,如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5.按临床经验选穴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三)操作方法耳穴的刺激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毫针法是利用毫针针刺耳穴,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操作程序如下:(1)定穴和消毒:以选定耳穴作为针刺点(包括用探棒或耳穴探测仪所测得的敏感点)。针刺前耳穴必须严格消毒,先用2.5%碘酒消毒,再用75%的乙醇脱碘,待乙醇干后施术。(2)

5、体位和进针:一般采用坐位,如年老体弱、病重或精神紧张者宜采用卧位,针具选用26~30号粗细的0.3~0.5寸长的不锈钢针。进针时,医者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的耳背,既可以掌握针刺的深度,又可以减轻针刺疼痛。然后用右手拇食二指持针,用快速插入的速刺法或慢慢捻入的慢刺法进针均可。刺入深度应视患者耳郭局部的厚薄灵活掌握,一般刺入皮肤2~3分,达软骨后毫针站立不摇晃为准。刺入耳穴后,如局部感应强烈,患者症状往往有即刻减轻感;如局部无针感,应调整针刺的方向、深度和角度。刺激强度和手法依病情、体质、证型、耐受度等综合考虑。(3

6、)留针和出针:留针时间一般约15~30分钟,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留针时间适当延长。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运针1次。出针是一次治疗的结束动作,医者左手托住耳郭,右手迅速将毫针垂直拔出,再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以免出血。2.电针法针刺获得针感后,接上电针机两个极,具体操作参照电针法。通电时间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适应于神经系统疾患、内脏痉挛、哮喘等。3.埋针法是将皮内针埋入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慢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起到持续刺激,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的目的。使用时,左手固定常规消毒后的耳部,右手用镊子挟住皮内针柄,轻轻刺

7、入所选耳穴,再用胶布固定。一般埋患侧耳郭,必要时埋双耳,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留针3~5日,5次为一疗程。4.耳穴贴压法即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的一种简易疗法。此法既能持续刺激穴位,又安全无痛,无副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压丸所选材料就地取材,如王不留行籽、油菜籽、小米、绿豆、白芥子等。临床现多用王不留行籽,因其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适宜。应用前用沸水烫洗2分钟,晒干装瓶备用。应用时,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厘米×0.6厘米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

8、,双耳交替。刺激强度以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证宜用强刺激法。(四)常见病症选穴处方举例1感冒:肺、内鼻、下屏尖。2咳嗽:支气管、肺、神门。3哮喘:平喘、肺、下脚端、下屏尖。4胃痛:胃、神门、脑、下脚端、脾。5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