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58655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6
《乙肝的检测指标是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乙肝的检测指标是什么?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乙型肝炎的主要血清学指标是乙肝五项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什么是乙肝的大三阳和小三阳?当在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核心抗体、e抗原同时阳性,临床上称为"大三阳",当在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核心抗体、e抗体同时阴性,我们称之为"小三阳"。不管"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它只代表病毒复制的程度,而不反映病情的轻重。"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这类患者体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宫颈分泌都可能带有
2、传染性,如果同时有转氨酶增高者,首先就应注意隔离,在家庭内患者的日常用具与家人分开使用,定期消毒。患者应到专科医院就诊并采用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症降酶保肝措施。对于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也应查肝功和乙肝病毒感染指标,如果乙肝病毒感染指标阴性,应马上按照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加以预防。"小三阳",则表明乙肝病毒复制减低,传染性弱。不论是"大三阳"或"小三阳",如果肝功经随访半年均为正常,本身又没有什么症状,我们称之为乙肝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则表面有乙肝病毒的感染,也就是表面抗原是阳性的
3、,但是并没有复制,所以其传染性也很有限传染性的强弱主要是指血液的传染性,一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上的接触是不会造成传播的。这些人是否需要治疗,关键要看肝功正常,则不需要治疗,但要注意:1、定期复查肝功,因为当机体抵抗力下降、生气、劳累等诱因易引起肝炎发作。2、严格禁酒,保护肝脏。3、劳逸结合,精神愉快,生活规律,合理安排饮食。4、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换药不宜太勤。目前发现的病毒有几种?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病毒性肝炎依据甲肝和乙肝的病毒传播途径的不同,如何防治甲肝和乙肝?甲肝乙肝
4、传染途径区别之甲肝传染途径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口),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而得病。其病毒主要以人体、猕猴、人猿等灵长类动物为甲肝传染途径,潜伏期大约为2-6星期:在感染一个星期内,还可以在粪便中找到病毒的颗粒;而受感染个体就好像得了一场感冒似的,某些个体可能出现高烧,或者食欲不振,全身倦怠等非特异性的症状;少数可能出现茶色尿或被告知有黄疸的现象。事实上,大部分受感染个体在临床上是没有症状的。 因此,假若一旦发生区域性的流行,而没有适当的防范,
5、则易变成暴发性的传染病。所幸感染到甲型肝炎病毒的个体,通常在4-8个星期左右,肝机能都会回复正常,很少会发生暴发性肝炎,而感染个体都能产生相对应的抗体。虽然如此,我们尚需注意环境卫生,尤其是个人的卫生习惯,如不喝生水、不生食,尤其是海产类食物,如蛤蜊等,以免造成甲型肝炎的感染。 甲肝乙肝传染途径区别之乙肝传染途径 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的概念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这些都属于人体的体液,只要体液就含有乙肝病毒,就具有传染性。乙肝很少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公认乙肝传播途
6、径有以下五项: 第一,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大家一直认为母婴传播就是垂直传播,其实不然。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怀孕期间在子宫内在胎儿期间被传染的只是10%,不是很高。主要的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作为一个大三阳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达到90%—95%,E抗原阴性的乙肝母亲生下的孩子感染几率要比E抗原阳性的低一半,大概45%—40%。 第二,医源性传染 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
7、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第三,输血传播 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第四,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包括一起吃饭,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第五,性传播
8、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传染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接吻也有可能传染上乙肝。 甲肝乙肝传染途径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二者的预防是必不可少的。 甲肝预防 甲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共享餐具、茶杯、牙具等,吃了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受到传染。如果水源被甲肝病人的大便或其它排泄物污染,往往可以引起甲肝爆发流行。 (1)搞好饮水卫生 加强饮水消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