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地图分析与应用ppt课件.ppt

第七章-地图分析与应用ppt课件.ppt

ID:58579976

大小:3.98 MB

页数:63页

时间:2020-10-20

第七章-地图分析与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七章-地图分析与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七章-地图分析与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七章-地图分析与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七章-地图分析与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地图分析与应用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地图分析与应用第一节地图分析概述一、地图分析的概念及作用1.地图分析的概念地图分析是指通过分析解译地图模型,获取空间信息,采用科学方法探索、阐明地理环境中自然、人文要素的分布,数量、质量特征,相互联系及时空变化规律。用图者通过地图分析,不仅可以获得用地图语言塑造的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获得未被制图者认识,在地图模型中没有直接表示的隐含信息,即可超过制图者主观传输的信息。如通过等高线图形的分析解译,则可获得有关地势、坡度、坡向、切割密度、切割深度等一系列形态特征信息。如果将等高线图形与水系图、地质图、土壤植被图

2、、气候图比较分析,还可解释不同地貌类型、不同形态特征的成因及其未来演变趋势。地图应用包括地图阅读、地图分析和地图解译三个部分。地图分析是地图阅读的深化和继续。地图阅读就是通过符号识别,获取地图各要素的定名、定性、等级、数量、位置等信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形成对地理环境的初步认识。地图阅读是地图分析的基础,它只能获得地图中的直接信息,而地图中隐含的间接信息,必须通过地图分析解译来获取。如阅读人口密度图,只能获得某地、某个时期的人口密度,只有通过多幅地图的比较分析,才能认识人口密度与海陆位置、地形、交通、土地开发利用

3、程度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的大小;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才能建立人口密度与相关因素间的最佳数学模型,并根据数学模型进行推断和预测。地图解译是指用图者在阅读分析地图的基础上,应用多学科知识,对所获取的地图信息作出理解、判断和科学推测,是地图分析的深化。二、地图分析的作用(一)、研究各种要素或现象的分布特点和分布规律(二)、研究要种要素 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三)、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四、进行预测预报第二节地形图分析与应用一、地貌识别1、六种基本形态的识别(1)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山顶的等高线均是闭合形式。示坡线指向外

4、侧。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示斜坡的方向。山顶按形状可分为尖山顶、圆山顶和平山顶。尖山顶等高线特点是顶部间距较密,环圈小,棱角明显的封闭曲线,从山顶向下,等高线逐渐由密变稀。圆山顶等高线特点是顶部间距较稀,圆滑的封闭曲线,环圈较大,由山顶向下等高线逐渐密集。平山顶如黄土塬、桌状山等特点是山顶平坦,山坡陡峭,等高线特点是,等高线环圈大,呈较宽的空白,顶部向下等高线骤然变密。(2)凹地。周围高中间低的无常年积水的低地。大而深的凹地叫盆地。凹地等高线也是一组闭合曲线,外圈等高线高于内圈等高线。在图上显示方法是示

5、坡线绘在等高线的内侧。区别于山顶。(3)山脊。从山顶到山脚凸起的部分,等高线特点是一组由山顶向山脚凸出,两侧对称的曲线,山脊按形状可分为尖山脊、圆山脊和平山脊。尖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的方向呈尖角状。圆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的方向呈圆弧状。平山脊的等高线依山脊延伸的方向呈疏密悬殊的长方形状。表示山脊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4)山谷。指两山脊间的低凹部分。山谷等高线的特点与山脊正好相反,是一组向山顶突出且两侧对称的曲线。山谷按形状可分为尖形谷(V形)、圆形谷(U形)和槽形谷三种。V形谷等高线过谷

6、底处呈V字形转折,谷坡上均匀密集。U形谷等高线特点是在谷底处呈U字形转折,在谷坡上比较密集,且由谷缘向谷底等高线逐渐变稀。槽形谷等高线特点是过谷底是在其两侧呈近于直角形,谷坡谷底转化明显。表示山谷各等高线凸出部分的顶点的连线叫集水线。(5)鞍部。相邻两个山顶间的低凹部位,形似马鞍,故叫鞍部。鞍部由两组对称的等高线组成。即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和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其凸形的方向共同指向鞍部的中心。(6)山岭。是由许多山顶、山脊、鞍部连接而成。等高线特点是:一组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许多小的闭合曲线。将相邻山顶与鞍部相连而

7、成的最高凸棱部分称为山脊线。2.四种斜面(斜坡)(1)等齐斜面坡度基本一致,侧面呈直线状,等高线特点是:间隔大致相等。(2)凸形斜面上缓下陡,图上等高线分布自高处向低处由稀变密。(3)凹形斜面上陡下缓,图上等高线间距高处小低处大,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稀。(4)坡状斜面坡面起伏,陡坡与缓坡交替出现,等高线分布特点是疏密相间。3.变形地(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特殊地貌)(1)冲沟(2)陡崖 (3)梯田 (4)陡石山(5)崩崖(6)滑坡二、地形图的室内应用地形图在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在野外应用,如野外定向,确定站立点,路

8、线选择等,在室内应用很大。一、求图上任意一点坐标(一)求图上一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点位平面直角坐标量算是借助于地形图上的方里网和方里网上的数字注记进行的。(二)求图上一点的地理坐标如图1,如何确定A点的直角坐标?图1直角坐标量算首先确定A点所在方格,读出该方格西南角点的坐标值;然后过A点分别作平行于纵方里线和横方里线的垂线,分别与方格两边交于B、C,用两脚规量取AB和AC的长度,放置于地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