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576931
大小:12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0-19
《《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授课教案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授课教案教师梁艳波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年级专业层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容第一章绪论学时2节主要教学容教学容:1.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 2.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及应用简况;3.本课程的主要容、任务和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及特点。2.本课程的主要容、任务和学习方法。教学难点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二.本课程的基本容三.本课程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案设计面授、辅导、答疑混凝土结构的概念一.混凝土结构的定义与分类二.配筋的作用与要求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混凝
2、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情况一.材料的发展二.力学的发展三.设计方法的发展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的问题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二.本课程的基本容三.本课程的教学环节教学形式及教学媒体安排面授辅导、多媒体导学课外学习安排小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课后思考题作业布置见复习题教案检查教研室主任:月日系主任:月日教师梁艳波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年级专业层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容第二章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原则学时2主要教学容教学容:1.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结构的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2.结构可靠度、失效概
3、率和可靠指标;3.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4.作用和作用效应,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和材料的分项系数,荷载组合;5.荷载分类及其标准值,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教学重点1.了解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结构的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2.掌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3.理解作用和作用效应,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和材料的分项系数,荷载组合;4.理解荷载分类及其标准值,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教学难点1、建筑结构
4、的功能要求2、2、结构的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3、3、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教学方案设计面授、辅导、答疑强调说明新规对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以及荷载设计基准期的规定,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的新规定,对钢筋的种类和强度,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新规定,以及荷载和材料的分项系数。教学形式及教学媒体安排面授辅导、多媒体导学课外学习安排小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课后思考题作业布置见课后作业教案检查教研室主任:月日系主任:月日教师梁艳波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年级专业层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容
5、第三章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学时4主要教学容教学容:1.钢筋的强度和变形,钢筋的成分、级别和品种,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2.单轴和复合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3.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荷时的变形性能,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的变形特点;4.混凝土在重复荷载和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5.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强度和强度等级;6.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教学重点1、了解钢筋的强度和变形、级别和品种,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2.理解单轴和复合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变形性能;3、掌握混凝土的
6、弹性模量和强度等级,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原理。教学难点1、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强度等级,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原理;2、单轴和复合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变形性能荷载分类及其标准值,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教学方案设计面授、辅导、答疑强调说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强度等级,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原理;单轴和复合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变形性能荷载分类及其标准值,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教学形式及教学媒体安排面授辅导、多媒体导学课外学习安排小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课后思考
7、题作业布置见课后习题教案检查教研室主任:月日系主任:月日教师梁艳波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年级专业层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容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弯承载力学时8主要教学容教学容:1.适筋受弯构件正截面的三个受力阶段及截面应力、应变分布,受弯构件破坏形态及配筋对破坏形态的影响;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一般计算方法和基本假定,等效矩形应力图,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最大和最小配筋率;3.单筋、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适用条件和构造要求;4.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延性。教学重点1.理解受弯构件
8、正截面的三个受力阶段及截面应力、应变分布,配筋对破坏形态的影响;2.掌握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一般计算方法和基本假定;理解等效矩形应力图,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最大和最小配筋率的概念;3.掌握单筋、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适用条件和构造要求;理解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延性。 教学难点1、单筋、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一般计算方法和基本假定,等效矩形应力图,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