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复习要点.doc

热工复习要点.doc

ID:58572856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19

热工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热工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热工复习要点.doc_第3页
热工复习要点.doc_第4页
热工复习要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工复习要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热力系统:工程热力学中选取一定的工质或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热力过程:系统由一状态到达另一个状态的变化过程热力循环:工质从某一初态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状态变化,又回复到原来状态的全部过程。准平衡过程:如果在热力过程中系统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接近平衡态的过程。[实现条件:既要使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又要随时无限接近平衡态只有使过程进行的无限缓慢才有可能实现]可逆过程:如果系统完成某一过程后,在沿着原路径逆行而回到原来状态,外界也恢复到原来状态而没有引起其它任何变化的过程。[实现条件:无势差损失、弥豫时

2、间短、无耗散效应]R课后思考题2、4、5、6;练习题3、4、7、8、9[必看P17]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在热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互相转换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或:不花费能量就可产生功的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热力学能:不涉及化学能和原子能的物质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位能之和。比焓:令u+pv=h,由于u(系统内能)、p(压力)、v(体积)都是工质的状态参数,所以h也一定是状态参数,称之为比焓.[压力一定的情况下,衡量一个系统的能量多少的指标]膨胀功:工质在体积膨

3、胀时所作的功。流动功:推动工质流动而作的功。技术功:Wt=1/2m△cf2(宏观动能)+mg△z(宏观位能)+Ws(轴功)[cf:流速;△z:P21][掌握]闭口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开口系统的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及其推导过程,并会用于简单热工设备的热力计算[P21、P22~P26]。R课后思考题1、2、4;练习题2、4、7、8[必看P29]R计算题出自[掌握],结合图和公式,做题时要注明“初始条件”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与热力过程①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RgT、Pv=mRgT(m质量的理想气体)P:气体的绝对

4、压力pa;v:气体的比体积m3/kg;V为质量为m的气体的体积m3;T: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K;Rg为气体常数(数值只与气体的种类有关而与气体的状态无关)[P33]②理想气体热力学能、焓、熵的计算方法.[P40]③理想气体基本热力过程的过程方程式,状态参数坐标图上的表示及状态参数的变化与过程中的功量、热量的计算方法。[P50;计算题出处,从定容、定压、定温、定焓、定熵任选其一;课后练习题]R课后思考题8,9;练习题2,4,5,7[必看P77]第四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

5、引起其他变化[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正向循环: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循环[又称动力循环、热机循环]逆向循环:消耗机械能,将低温热源传递到高温热源的循环(制冷装置)热机效率:正向循环所做的净功与循环中高温热源加给工质的热量的比值工作系数:是逆向循环的收益与代价之比。①卡诺循环构成的描述:热效率和卡诺定理的描述:1.定理一: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具有相同的热效应,与工质的性质无关。2.定理二: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任何不可逆热机的热效应,都小于可逆热

6、机的热效应[P86~P88]②不可逆过程的熵变、熵流与熵产[P90~P92]熵变:是指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之后物体混乱度的变化量熵流:由工质和热源之间的热交换所引起的熵变熵产:由不可逆因素造成的熵变。(熵变是过程不可逆大小的度量)③*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鼓励系统的熵只能增大,或者不变,绝不能减小的规律。作功能力:指在给定的环境下,系统(或工质)达到与环境热力平衡时可能做出的最大有用功。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与作功能力损失之间的关系[P96]R计算题:用卡诺循环、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判断热力学与传热学的过程。R课后思考题1,2

7、,3,4;练习题1,2,3,4,7[必看P100]第五章水蒸气与湿空气重点掌握:书本P105—P107:水蒸气的定压加热产生过程,能在p-v图和T-s图上表示定压加热时水蒸气的状态变化过程,重点是图5—2。看书P106对图的描述。注意:水蒸气的定压形成过程经历了预热、汽化和过热三个阶段,并先后经历未饱和水、饱和水、湿饱和蒸汽、干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五种状态。R课后思考题6,7,9练习题6,7第八章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重点掌握:热量三种基本方式:传递导热、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及传热过程的特点热传导(简称导热):在物体内部或

8、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之间,由于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的现象。特点:导热现象既可以发生在固体内部,也可发生在静止的液体或气体之中。当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温差时,热量就会通过微观粒子的热运动(位移、振动)或碰撞从高温传向低温。热对流: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使温度不同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特点:热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