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路电容设计指南.doc

旁路电容设计指南.doc

ID:58547170

大小:1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3

旁路电容设计指南.doc_第1页
旁路电容设计指南.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旁路电容设计指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虑到了电路布局对性能的所有可能的影响,设计人员可以做些什么来确保版图避免振荡、失真和总体信号质量低下呢?下面的基本版图和旁路电容设计指南“设计规则13条”可能颇有裨益:  1)RTM(仔细阅读产品手册)。放大器的数据手册一般都会给出它的最小稳定增益要求。该指标至关重要,如果放大器的工作增益小于推荐的最小稳定增益,就可能产生振荡。  2)采用一个接地平面。这是为元件提供低感性接地连接的最好方法。   3)去掉放大器下面和周围的接地平面,去掉敏感引脚附近的接地平面。去掉高速放大器输入输出引脚附近的接地平面,可以减少杂散电容。同样,去掉放大器下面和周围的接地平面也很有帮助。  4)采用

2、表面贴装元件。这类元件的引脚电感很小。  5)尽可能缩短引脚长度。缩短引脚长度可以减少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的串联电感。  6)避免使用插槽。避免使用插槽,或者最多使用嵌入式插槽(flush-mount),以减少电感。  7)采用推荐的反馈电阻值。在使用电流反馈放大器时,这一点十分重要。  8)不要在放大器的直接反馈回路中使用非线性元件(如电容器)。  9)采用一个反馈电阻来实现单位增益配置。而不要使用标准的电压跟随(voltage-follower)电路。  10)使用旁路电容。在每个电源上增加一个旁路电容有助于降低电源引脚处的回流电流路径阻抗,提高电源噪声抑制能力,并对电源走线进行高

3、频过滤。大多数厂商都推荐使用6.8uF钽电容和0.1uF陶瓷电容。为获得最佳性能,应该按照以下规则放置电容:6.8uF电容距电源引脚不超过0.75英寸,0.1uF电容距电源引脚不超过0.1英寸。当两者的距离增加时,由于走线电感增加,电容的滤波效果下降。不过,这也需要与失真考虑事项进行权衡,因为实验结果显示,该距离延长一点点会改善失真性能。  11)调整旁路电容,减小失真。当单个运算放大器因接地电流路径而产生失真时,可调整旁路元件,对接地电流进行调节,使其远离输入元件。这十分简单,只需调整旁路电容,使它的接地连接远离输入即可。  12)对于视频滤波器,使串联端接电阻靠近输出引脚放置。

4、这样做可以把寄生电容对滤波器输出驱动器的影响减至最小,从而避免输出端出现振荡。  13)输入耦合电容和端接电阻靠近输入引脚放置,以获得最佳信号完整性。电路板布局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版图设计阶段,应该谨慎监测,避免失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