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与夏九九以及数九寒天的来历与计算.docx

三伏天与夏九九以及数九寒天的来历与计算.docx

ID:58547023

大小:46.8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0-21

三伏天与夏九九以及数九寒天的来历与计算.docx_第1页
三伏天与夏九九以及数九寒天的来历与计算.docx_第2页
三伏天与夏九九以及数九寒天的来历与计算.docx_第3页
三伏天与夏九九以及数九寒天的来历与计算.docx_第4页
三伏天与夏九九以及数九寒天的来历与计算.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伏天与夏九九以及数九寒天的来历与计算.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伏天与夏九九以及数九寒天的来历以及计算伏天与夏九九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从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

2、子叫庚日。伏天,指三伏天,时间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后的三四十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我国农

3、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时候。“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

4、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老北京的伏天儿进入农历六月就该到数伏天了,俗话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北京的伏天里最热一般可到摄氏三十六七度,炎暑流金。我国古代历法中既有对伏天的推算,“三伏”这种说法自秦代以来就有,查《汉书·郊祀志》有明确记载,注中说:“六月伏日也,周时无,至此(指秦)乃有之。”有关伏天的说法在我国的大江南北是一致的,并无南北之分。颜师古注说

5、:“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在我们北京因气候高爽,虽没有江南的“黄梅天”,但在伏天里也常有连阴雨,过去北京的老屋老房子多不免潮湿,所以要定期晒晒衣物以防发霉。1《帝京景物略》上云:“六月六日晒,民亦晒其衣物、老儒破,女敝缊,反覆勤日光,脯乃收。”有意思的是“”皇帝的仗与“老儒破、女敝缊”混在一起叙述,十分的有趣好玩儿。在有皇上的候每到伏中国家史“皇史宬”(在南池子菖蒲河公园北)要晒各朝的“”;北京城内各大寺要晒佛,有的行“晒法会”。北京人居住的房屋在伏天也有一番特殊的情,即便是那

6、些陋的小三合院的两三“棋心”(四周是片瓦中灰棚)房子,每到夏日炎炎似火的伏天,木窗上也要糊上一些冷布,挂上竹帘子屋里有点儿影的花阴凉,生出些的意,站在屋中透帘子看天上的白天,檐下那棵石榴及窗台上的那一盆盆茉莉花指甲草。伏天阴晴不定,片云可招雨,隔着竹帘听院中的雨声很有意。一会儿的工夫,天又放晴了,一抹斜阳照亮被雨冲洗的,再看看院中低洼的水,一只着的蜻蜓擦着水面掠,忽然一抬又望天上有一道彩虹凌空架起⋯⋯古云:“春人,夏雨雨人。”雨,从古至今都密切关系着人的生活,北京伏天里的雨尤其惹人喜,特是那种雨后有彩虹的雨

7、。小暑大暑话三伏北京有句俗:冷在三九,在三伏。7月7日气是小暑,古籍《群芳》中:“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小暑后,全年最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候。《·郊祀志注》中:“伏者,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藏伏,因名伏日。”夏至天白昼,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的候,因接近地表的量在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候。夏至后日照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候开始入伏,俗:“小暑大暑相,气温升高炎炎”。段叫数伏天。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段叫“三伏”,

8、由初伏、中伏、末伏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由于夏至后的第五庚日(庚午)是8月4日,而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