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53018
大小:4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6
《生态治河堤岸模式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生态治河 1.1什么是生态治河 所谓生态,就是指有生命的,适合生存的状态,这种状态既要适合人类的生存,也必须保持动物、植物的多样性。人类与多种动物、植物互相依存,才可能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任何人造的生硬、呆板的环境,都不可能实现这种生物的多样性,其生命力是有限的。对于河流来说,要提供这样一种生态环境,其水流必须是清洁的,这是保证动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流势必须是自然的,蜿蜒曲折,既有浅滩,也有深潭,时快时慢,时动时静;河中要有供植物扎根的土壤,河岸要创造保持空气、水分流通、交换的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同时这种多生物形态的河道必须能够抵御洪水的冲刷,完全没有防护功能的天然河道
2、亦不能满足要求。根据这些思想,我们必须对那些已变成臭水沟、垃圾场、排水渠的城市河道进行第二次改造,使其回归自然,重新发挥其在城市总体生态环境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污水治理步伐不断加快,也为生态治河的实践提供了基本保证。 1.2生态治河的历史 生态治河古已有之,尽管当时人们并没有将这种实践活动冠之以“生态”这一19世纪才出现的专有名词。在中国,早在周代,已有沟渠堤岸植树的制度;战国时,《管子》主张“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明代刘天和总结堤岸植柳经验,归纳为“植柳六法”。20世纪早期,用捆扎的树枝稳固斜坡的技术,
3、控制沿黄河的洪水和侵蚀。在欧洲,特别是德国,生态治河方法(主要是生物工程技术)的运用,有150多年的历史。美国有记载的生物工程的运用,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常用于稳固河流堤岸,伐木道和修复斜坡。二战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坡地稳固结构和擒住控制方法的发展,这一方法几被遗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日益关注河流系统生态及水文功能的丧失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生态设计方法被重新认识。由于它能够提供侵蚀控制的技术、基于环境的设计和美学上愉悦的形态,目前已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的河流堤岸稳固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2、生态治河的功能 2.1生态治河水边植物的功能 水边植物的功能大致可分
4、为以下五种: (1)作为动物栖息环境的功能水边将水域和陆地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连接起来,在水边生存着水域里的鱼类和昆虫,也生存着陆地的鸟类、昆虫类、哺乳类动物类、爬虫类以及在水域和陆地都能生存的两栖动物,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 (2)景观功能由于静水域和动水域的水边植物形态不同,构成不同的景观。 (3)净化水质的功能当今,人们对水质的恶化越来越担心,正在进行大量的有关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 (4)保护河岸的功能利用植物进行护岸的方法已有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许多建造自然型的河流工程中得到进一步肯定。 (5)资源供给功能自古以来,水边植物就一直被作为生活用品及食物。 3、生态治河
5、两种堤岸设计方法的比较 3.1惯用设计方法 河流的堤岸部分是水陆交错的过渡地带,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这里有活跃的物质、养分和能量的流动,为多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自然状态下的堤岸往往物种丰富、生产力高。 当河流被渠化或硬化后,许多对生态起重要作用的自然要素消失了。河道拉直会提高流速,造成许多对水际和水生栖息地起到关键作用的深槽、浅滩、沙洲和河漫滩的消失(图1)。河道硬化则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在水文和生态上的联系,破坏了可以降低水温的植被,使其不再能发挥截留雨水,稳固堤岸,过滤河岸地表径流,净化水质,减少河道沉积物的作用。同时,河岸生物的多样性也在降低。 惯用设计方法还可能造成冲刷
6、与侵蚀问题的转移。这种方法通常只针对特定的地段,企图用渠化或硬化的方法将河流的形式与过程隔离开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渠化减少了河流蜿蜒度,硬化降低了堤岸粗糙度,二者都减弱了自然河流削减流水能量的能力,对下游造成了更严重的侵蚀。 另外,惯用方法设计的堤岸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需要定期维护,不断修复。这会给地方财政造成经济上的负担。 在景观形象方面,设计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形式千篇一律,很少考虑地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常流河与季节性河一视同仁,南方与北方几无区别。这类堤岸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往往给人以单调、生硬的感觉,具有典型的工程技术特征。 惯用设计方法的优点在于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7、,防护效果立竿见影,因此大受业主青睐。另外,经过结构设计的堤岸具有比自然河岸大得多的抗流水冲刷的能力,因此,适合于洪水暴发频繁,持续时间长,侵蚀严重的河段。 a平面图 b剖面图 图1人工渠化造成河流自然要素丧失 惯用设计方法的优点在于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防护效果立竿见影,因此大受业主青睐。另外,经过结构设计的堤岸具有比自然河岸大得多的抗流水冲刷的能力,因此,适合于洪水暴发频繁,持续时间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