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515750
大小:4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18
《借贷记账法与会计分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 复式记账 考情分析 本章容在历年考题中所占分值平均分5分,同时也是学习8-17章的基础,属于重点章节。第一节 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 例如,用银行存款1000元买材料的经济业务 只记银行存款账减少,而不记材料收入。 二、复式记账法 1.定义: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判断) 2.特点: (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2、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分类记录。这样,通过账户记录不仅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的账户中登记,因而可以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中记录是否正确。 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 我国自1993年7月1日起,所有企业统一采用了借贷记账法。 【例题1·多选题】关于复式记账法,下列各观点中正确的有()。 A.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依据 B.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
3、的来龙去脉 C.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 D.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答案]ACD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判断) 要点1:复式记账法 要点2:借贷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上的专业术语,用来标明记账的方向。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账户的左右两方。 1.“借”与“贷”便抽象出来,不再表示任何经济意义,而单纯地成为借贷记账法记账方向的符号。 2.“借”
4、、“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代表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3.“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判断题、单选题)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注:等号左要素,左加; 等号右要素,右加。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结论:在借贷记账法下,不同类别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容是不同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1)借加,贷减,余额在增加方即借方。 (2)计算公式: 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例如:库存现金期初余额1000,本期增加5000,减少4000,期末余额2000。
5、 借初余+借发-贷发=借末余 1000+5000-4000=2000 (3)变形: 倒算期初:借初余=借末余+贷发-借发1000=2000+4000-5000 余额之差等于发生额之差:借末余-借初余=借发-贷发5000-4000=2000-1000 两和:借初余+借发=借末余+贷发1000+5000=2000+4000 (4)丁字账:【例题2·单选题】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8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6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A.借方4000元 B.贷方8000元 C.借方5000元
6、 D.贷方5000元 [答案]A [解析]应收账款为资产类账户,则该账户的期末余额=2000+8000-6000=4000(元)(借方),因此答案是A。 2.负债类账户的结构 (1)贷加,借减,余在贷。 (2)计算公式: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变形: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 (3)丁字账应付账款期初余额2000,本期增加8000,减少7000,期末余额3000。 【例题3·单选题】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1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5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
7、3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A.借方1000元 B.借方3000元 C.贷方1000元 D.贷方3000元 [答案]D [解析]应付账款属于负债类账户,则该账户期末余额=1000+5000-3000=3000(元)(贷方),因此答案是D。 【例题4·单选题】某单位“预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150万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900万元,期末余额为60万元,则本期借方发生额为()。 A.990万元 B.810万元 C.1110万元 D.690万元 [答案]A [解析]预收账款属于负债类账户,则本期借方发生额=期初余额+
8、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150+900-60=990(万元)。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类账户相同) (1)贷加,借减,余在贷。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