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ppt课件.ppt

实验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ppt课件.ppt

ID:58511916

大小:684.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0-21

实验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ppt课件.ppt_第1页
实验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ppt课件.ppt_第2页
实验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ppt课件.ppt_第3页
实验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ppt课件.ppt_第4页
实验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3)验证胡克定律。二、实验原理1.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F弹簧下端悬挂的钩码静止时,弹力大小与挂在弹簧下面的钩码的重力相等,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的钩码个数,并分别求出重力,从而得到弹簧弹力。2.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弹簧的原长与挂上钩码后弹簧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其伸长量可以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来求得。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

2、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四、实验步骤(1)按图实-1-1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2)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图实-1-1(3)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表示弹力,l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l-l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五、数据处理(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

3、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如图实-1-2所示。图实-1-2六、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一些,这样作出的图线精确。(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刻度尺要保持竖直并靠近弹簧,以免增大误差。(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七、误差分析由于弹簧

4、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不便于操作,故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另外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的影响,即当未放重物时,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已经有一个伸长量,这样所作图线往往不过原点。[例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挂钩码越多,作出的图线越精确,误差越小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用直尺测量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解析]弹簧的伸长量是指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减

5、去弹簧的原长,故C错误;做实验时要用同一个弹簧来测量,故D错误,实验时所挂钩码不可过重,以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A错误,因此只有B项正确。[答案]B[例2]某同学用如图实-1-3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钩码,并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取g=9.8m/s2)图实-1-3(1)根据所测数据,在如图实-1-4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钩码质量m的关系曲线。图实

6、-1-4(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________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的弹簧的颈度系数为________N/m。[解析](1)根据题目中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连接各点,在连接时应让尽量多的点落在线上。(偏差比较大的点舍去)不在线上的点尽量平均分布在线的两侧,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2)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实-1-5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的值。首先利用测量工具a测得橡皮筋的长度L=20.00cm,

7、利用测量工具b测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D=4.000mm,那么测量工具a应该是________,测量工具b应该是________。图实-1-5(3)下面的表格是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实验记录。请作出F-x图像,由图像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4)这种橡皮筋的Y值等于_________。[答案](1)D (2)毫米刻度尺 螺旋测微器 (3)图像见解析图 3.1×102(4)5×106P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