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区别.doc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区别.doc

ID:58505447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3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区别.doc_第1页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区别.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区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区别点击次数:654发布时间:2009-12-314:23:08         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区别抗拉强度: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b点对应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变形增加较快,此时除了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产生部分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B点后,塑性应变急剧增加

2、,曲线出现一个波动的小平台,这种现象称为屈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最小应力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由于下屈服点的数值较为稳定,因此以它作为材料抗力的指标,称为屈服点或屈服强度。伸长率目录基本信息简介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英文:elongation  代号:δ  单位:%编辑本段简介  指金属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断裂时,试棒伸长的长度与原来长度的百分比,伸长率按试棒长度的不同分为:短试棒求得的伸长率,代号为δ5,试棒的标距等于5倍直径长试棒求得的伸长率,代号为δ10,试棒的标距等于10倍直径,其中标距为用来测定试样应变或长度变化的试样部分原始长度。  是指在拉力作用下,密封材料

3、硬化体的伸长量占原来长度的百分率(%).弹性恢复率是指密封材料硬化体产生的变形能否完全恢复的程度(%).伸长率越大,且弹性恢复率越大,表明密封材料的变形适应性越好。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为了便于测量,通常按照其产生永久残余变形量等于试样原长0.2%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或称为“条件屈服强度”,单位是Mpa。屈强比是指钢材的屈服强度/钢材的极限破坏强度钢材受力在没有超过屈服点时,它的变形是线型的,也就是卸载后它会还原到原来的形态。受力如果超过屈服点,钢材就产生塑性变形。在同样的荷载增量下,过了屈服点的钢材产生的变形要比没有过屈服点的钢才产生的变形大。所以对这机械构件,当然

4、是变形小的钢材好.那么钢材的屈服强度就应该以接近钢材的极限破坏强度为佳,也就是说屈强比大的钢材用来做结构零件可靠性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屈强比大安全性能下降0C8U$~6n-v8w(c0m-d)U0f4}$L(Z5n屈强比大可以充分发挥构件的使用性能屈强比越高,钢的弹性越高。越适合做弹簧,不适合做冲压件,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地方可以用退火或是回火的方法来降低屈强比,主要看是什么状态了,比如是淬火并回火状态,那就可以用升高回火温度的方法降低硬度,就可以达到,如果是回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冷作硬化现象,那可以通过再结晶退火等方式降低其硬度。 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地增长,应力与应变之

5、比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即E=б/ε。这个阶段的最大应力(P点对应值)称为比例极限бp。  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即材料的刚度,它是钢材在静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构变形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