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观察的范围北师大版(2014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观察的范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情感。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二、过程与方法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
2、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难点:能运用“观察的范围”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方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登鹳雀楼》这首诗吗?让学生集体背诵一遍,并让学生说一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让学生体会到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观察的范围”。二、新课学习(一)趣味学习1.秋天到了,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闻到香味,在墙外向里张望。可是前面有一堵墙,小猴能看到墙内的桃子吗?2
3、.看,小猴爬到了这个位置,能看见地上全部的桃子吗?你猜想小猴能看见多少个桃子?看来,光靠眼睛看是不准确的,你们能不能想出办法,准确找到小猴看到多少桃子呢?说说你的想法。3.在A点时,我们把小猴的眼睛看作“观察点”(板书:眼睛观察点)。4.阻碍小猴观察视线的是什么?(墙)它的最高处在哪里?(墙的右上角)5.我们把阻碍视线的这个最高点叫“阻碍点”(板书:阻碍点)。6.观察点和阻碍点进行连线,这条连线和地面的交点,就是离墙最近的点。连接观察点、墙的右上角、到地面的交点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虚线)这条虚线就是观察的视线。为什么
4、要把视线画成虚线?(视线是看不见的,所以要画虚线)7.这条线能往下画一点吗?往上画会怎么样?(观察范围变小)这条线能往下画吗?往下画会怎么样?看来,这条线必须穿过围墙的右上角。8.小猴想看到更多桃子,该怎么办?(再往上爬)9.如果小猴继续往上爬,爬到B处、C处,你能找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吗?10.汇报。11.观察点的变化,直接影响观察范围的变化。那么,怎样确定观察范围呢?先看(观察点),再找(阻碍点),连接这两点,延长到(地面的交点)确定观察范围(齐读一遍)。12.我们把三次观察的结果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观察的范围
5、与观察的高度有关,还与什么有关?(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高度、观察的角度有关)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说明小猴看到的范围就越大。可见,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13.联系古诗,现在你明白王之涣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吗?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其中的道理吗?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小猫捉老鼠。一天小花猫出来散步,迎面遇到了一堵残墙,有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在这堵残墙的后面。(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
6、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学生在课本上操作)(2)如果你是小猫,你希望自己的位置怎样变化?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希望小猫的位置怎样变化?(3)比一比:小猫的位置改变后,它的观察区域分别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你的发现。三、结论总结说明物体的大小和看物体的位置和远近有关系。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四、课堂练习1.画出夜晚路灯下杆子的影子。2.(1)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2)晚上与爸妈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时呢?3.在城市建设中,规定两幢楼的距离不能太近。为什么?五、作业布
7、置让学生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并加以解释说明。六、板书设计观察的范围眼睛观察点墙阻碍点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