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7575
大小:726.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2-26
《计量经济学习题与解答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第六章经典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一、内容提要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是相对于单一方程模型提出来的,旨在在讨论多个经济变量相互影响的错综复杂的运行规律,或者说讨论多个内生变量被联立决定的问题。本章学习内容的一个重点是关于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区别于单方程模型的若干基本概念,包括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前定变量的概念;结构式模型、简化式模型的概念;随机方程、恒等方程的概念;行为方程、技术方程、制度方程、统计方程、定义方程、平衡方程等相关概念。本章学习的另一个重点是联立模型的识别问题。需掌握模型识别的基本概念、模型识别的类型(不可识别、恰好识别、过渡识别)、模型的结构式
2、识别条件、模型的简化式识别条件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经验识别方法。本章学习的第三个重点是联立模型的估计问题。首先明确联立模型估计时会遇到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随机解释变量问题,即模型中的某些解释变量也能是与随机扰动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二是损失变量信息的问题,即以单方程方法估计模型时会损失其他方程变量所提供的信息;三是损失方程之间的相关性信息问题,即以单方程方法估计模型时会损失不同方程随机扰动项间的相关性方面的一些信息。其次,需要掌握联立模型两大类估计方法中的主要估计方法,如单方程估计方法中的狭义工具变量法(IV)、间接最小二乘法(ILS)、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系统估计
3、方法中的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等。本章学习中不容忽视的还有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估计方法的比较,以及联立方程模型的检验问题。前者需要考察大样本估计量特性与小样本估计量的特性;后者包括拟合效果检验、预测性检验、方程间误差传递检验等方面的内容。二、典型例题分析1、如果我们将“供给”与“需求”写成如下的联立方程的形式:23其中,、为外生变量。(1)若或,解释为什么存在的简化式?若、,写出的简化式。(2)若、,且,求的简化式。这时,有简化式吗?(3)在“供给-需求”的模型中,的条件有可能满足吗?请解释。解答:(1)若,则由第1个方程得:,这就是一个的简化式;若,则由第2个方程
4、得:,这也是一个的简化式。若、,则将代入第1个方程得:整理得:(2)由第二个方程得:代入第一个方程得:整理得这就是的简化式。也有简化式,由两个方程易得:整理得(3)在“供给-需求”模型中,23的条件可以满足。例如,如果第一个方程是供给方程,而第二个方程是需求方程,则这里的就代表供给量或需求量,而就代表这市场价格。于是,应有,。2.一个由两个方程组成的联立模型的结构形式如下(省略t-下标)(1)指出该联立模型中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2)分析每一个方程是否为不可识别的,过度识别的或恰好识别的?(3)有与μ相关的解释变量吗?有与υ相关的解释变量吗?(4)如果使用OLS方法估计α
5、,β会发生什么情况?(5)可以使用ILS方法估计α吗?如果可以,推导出估计值。对β回答同样的问题。(6)逐步解释如何在第2个方程中使用2SLS方法。解答:(1)内生变量:P、N;外生变量:A、S、M(2)容易写出联立模型的结构参数矩阵PN常量SAM对第1个方程,,因此,,即等于内生变量个数减1,模型可以识别。进一步,联立模型的外生变量个数减去该方程外生变量的个数,恰等于该方程内生变量个数减1,即4-3=1=2-1,因此第一个方程恰好识别。对第二个方程,,因此,,即等于内生变量个数减1,模型可以识别。进一步,联立模型的外生变量个数减去该方程外生变量的个数,大于该方程内生变量个
6、数减1,即4-2=2>=2-1,因此第二个方程是过渡识别的。该模型对应于13.3届中的模型4。我们注意到该模型为过渡识别的。综合两个方程的识别状况,该联立模型是过渡识别的。(3)S,A,M为外生变量,所以他们与μ,υ都不相关。而P,N为内生的,所以他们与μ,υ都相关。具体说来,N与P同期相关,而P与μ同期相关,所以N与μ同期相关。另一方面,N与v同期相关,所以P与v同期相关。(4)由(3)知,由于随机解释变量的存在,α与β的OLS估计量有偏且是不一致的。(5)对第一个方程,由于是恰也识别的,所以间可用接最小二乘法(ILS)进行估计。对第二个方程,由于是过渡识别的,因此ILS
7、法在这里并不适用。(6)对第二个方程可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具体步骤如下:第1阶段,让P对常量,S,M,A回归并保存预测值;同理,让N对常量,S,A,M回归并保存预测值。第2阶段,让对常量、、作回归求第2个方程的2SLS估计值。23三、习题6-1.解释下列概念:231)联立问题2)行为方程3)间接最小二乘法4)识别问题5)二阶段最小二乘法6)三阶段最小二乘法7)简化式模型8)不可识别9)恰度识别10)过度识别11)结构式模型12)递归系统模型13)先决变量14)参数关系体系236-2.为什么要建立联立方程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