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69388
大小:1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5
《铁路行车设 —— 线路与站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铁路行车设备——线路与站场一、线路概述(一)线路的概念铁道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是专供机车车辆和列车行驶的特种道路。(二)线路的组成铁道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及轨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三)线路的分类1.按照线路的轨距不同分为:(1)准轨铁路—轨距为1435mm。(2)宽轨铁路—大于准轨铁路如1676mm、1520mm等。(3)窄轨铁路—轨距小于准轨铁路。如1067mm、1000mm、762mm、600mm等。2.按照区间线路数量多少分为单线铁路、双线铁路、多线铁路。3.按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和所担负的运输任务分为Ⅰ
2、级铁路、Ⅱ级铁路、Ⅲ级铁路。(四)轨道路基以上的线路部分称为轨道。1.轨道的组成:轨道由道床、轨枕、钢轨、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等组成。2.轨道的作用:引导机车车辆沿着指定的方向运行,并将车轮传来的巨大压力逐渐分散到路基上。3.正线轨道的分类:根据线路的年运量、最大轴重和最高行车速度,将正线轨道分为特重型、重型、次重型、中型和轻型5种。(五)轨距轨道上两股钢轨必须保持正确位置,才能保证机车车辆安全、平稳、高速和不间断地运行。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1.直线地段轨距:我国铁路规定直线地段的轨距,在钢轨头部内
3、侧踏面下16mm范围测量为1435mm。2.曲线地段轨距:曲线地段的轨距,根据曲线半径的不同,应适当加宽。机车车辆位于直线时,轨距中有足够的轮轨游间。当位于较小曲线上时,如果轨距仍保持和直线一样的宽度,由于外轮与外轨贴紧、内轮与内轨贴紧,致使行车阻力增加,轮轨磨耗加剧。严重时会造成钢轨变位、列车脱轨。曲线轨距加宽的方法是,保持外轨不动,将内轨向曲线中心方向移动规定的加宽量。二、道岔概述(一)道岔的概念道岔是线路和线路间连接和交叉设备的总称。它的作用是使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转往另一条线路,或越过与其交叉的另一条线路。(二)道岔的分类道岔按其构造和用途不同,一般分为单
4、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交分道岔、菱形交叉等。(三)道岔的构造仅以最常用的单开道岔为例,对道岔的基本构造作以简单的介绍。1.转辙部分:由两根尖轨、两根基本轨、连接零件及转辙机械组成。2.连接部分:由两根导曲线轨、两根基本轨所组成。3.辙叉部分:由一副辙叉心、两根翼轨和两根护轮轨组成。三、限界及线路间距(一)限界的概念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的建筑物或其他设备,每一条线路必须保持有一定的空间,同时对于铁路线路上运行的机车车辆也要限制在一定的轮廓范围之内。限制在一定轮廓范围之内不得超过和侵入的轮廓尺寸线,称为限
5、界。其中最基本的限界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1.机车车辆限界机车车辆限界是机车车辆的垂直与水平的外形尺寸,也就是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最大极限。机车车辆限界规定了机车车辆的各不同部位的高度、宽度的最大尺寸和底部零件至轨面的最小距离,它是一个与线路中心线相垂直的横断面,其轮廓尺寸就如一个无形的门,为此,机车车辆停在水平直线上,沿本身所有的一切突出部分(无论空重状态)均在轮廓线内。2.建筑接近限界建筑接近限界是每一条线路必须保有的最小空间的横断面。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铁路沿线的建筑物和设备,除使用中的车辆减速器、脱轨器、接触电网等以外,均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建筑
6、接近限界分为直线建筑接近限界、隧道建筑接近限界和桥梁建筑接近限界。特别要注意,一切建筑物、设备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入铁路的建筑接近限界。与机车、车辆有直接互相作用的设备在使用中不得超过规定的侵入范围。之所以建筑接近限界与机车车辆限界间留有相当的距离,是考虑了机车车辆运行中的震动、摆动、机车车辆今后改进的余地及超限货物列车的运行要求。(二)线路间距的概念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简称线路间距。它通常由机车车辆限界、建筑接近限界、线间设备计算宽度和线间办理作业性质需要的安全量等因素确定。(三)线路间距的标准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距离规定如表1—1所示(仅
7、以运行速度不超过140km/h的线路为例)。表1—1 铁路线间距 顺序p名称线间最小距离(mm)1区间双线40002三线及四线区间的第二线与第三线53003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相邻线50004站内相邻两线均需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线间装有高柱信号机5300线间装有水鹤55005楚由相邻耍线只有一条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线间装有高柱信号机5000线间装有水鹤52006铺设列检小车轨道的两到发线55007换装线36008编组站、区段站的站修线与相邻一条线80009牵出线与其相邻线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