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化问题商讨

汉字简化问题商讨

ID:584651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6

汉字简化问题商讨_第1页
汉字简化问题商讨_第2页
汉字简化问题商讨_第3页
汉字简化问题商讨_第4页
汉字简化问题商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字简化问题商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字简化问题商讨湖南电大王曦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发展,汉字也不例外。汉字自产生以来,就同时存在着繁化和简化两种相对的运动。其中简化是主流,是发展的总趋势。自清末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陆费逵、钱玄同等提倡简体字以来,围绕汉字简化进行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新中国成立前,南京国民政府曾公布过《第一批简体字表》,旋即废除,就是明证。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汉字改革,于1956年通过《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发表《简化字总表》,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修订版。但这一系列的汉字改革也在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汉语、汉字通行区内人

2、们广泛而激烈的争论。既有大力支持、热烈欢迎的,也有全盘否定、强烈反对的。反对汉字简化的观点有如下几方面:1、简化汉字破坏了汉字结构、损害了汉字构字理据。“简化字最主要的缺点就是破坏汉字的字形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很多汉字在简化时没有考虑字形,常常仅是将其视为一个符号。这样做的结果就使的一些字不再适用于六书的规律。”(罗宁《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一点思考》)2、简化汉字破坏了中国文化,损害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纽带。“肇端于五四的反礼教、反封建的口号从意识形态上造成了现代人与文化传统的隔膜,而现代汉语白话文与简化汉字才切实地隔断了中国文化的承传

3、。经过这两个运动,汉语文言文与正体汉字就由文化的主要载体退化为文化的特殊现象。对于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它们不啻于外语、外文,不经翻译,不经注释,没有师友的指导,民国以前——并非远古——的书籍与文字就不能被流畅地解读。经过这两个运动,中国文化才成了‘传统文化’,‘古代文化’,成了已经死去的东西。”(张钊《简化汉字到底简化了什么》)3、采用同音假借来简化汉字是文字发展中的退步。“简化汉字恰恰把很多意思毫不相干,而仅仅读音类似的几个字,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字来顶替,人为地造成‘别字’的使用。比如,‘只有’的‘只’和‘一隻’的‘隻’;‘頭髮’的‘髮’与‘发展’的‘

4、发’;‘後來’的‘後’与‘皇后’的‘后’;‘干戈’的‘干’与‘才幹’的‘幹’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是文字发展中的退步!”(张钊《汉字简化,得不偿失》)4、简化汉字无助于汉字的学习、阅读和书写“简化汉字将若干分工细致的字重新归纳成一个多音、多意字,使汉字的字数骤减。从表面上看,减少了学习的总量。但由于多音、多意字的增加,学习单字所要花费的功夫增加了。原则上讲,字越多,字意越单一、固定,普通人学习和使用起来就越容易;而字数少,取意广,功能多、变通,则只适合那些善于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人。我觉得,汉字的简化,实际上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张钊《汉字简化

5、,得不偿失》)“笔画较少的简体字是否真的明晰度增加、易于辨认,增加阅让速度呢?一位曾是大陆的文字改革专家便承认,笔画差别太小,形体近似的字因而增多,会易于造成辨别的错误,视力也容易疲劳,反而会降低阅读效率。”(世界日报记者王广滇《中文“繁简之争”系列报道》引述反对简体字者的观点)5、简化汉字无助于汉字的计算机处理“决定性的结论更在电脑输入成功以后,实践证明繁简输入一样快。不论是中国大陆的拼音输入,还是安子介数字输入,或是台湾的注音字母,以及北京的五毛字型和台湾的仓颉码,都可能达到不亚于英文输入的速度。”(彭小明《汉字命运忧思录》)6、简化汉字给两岸三地

6、交流以及国际交流带来不便,更加破坏了汉字文化圈的统一性。“现在港澳台三地仍然使用正体字,汉外华人读写也以繁体字为主,欧美、日本、韩国等地区的汉学界,在用汉字书写时,也大多是繁体字。”“汉字字形统一的问题,也是汉字文化圈的统一问题。……汉字在这些国家最大的使用是,他们的很多古籍都用汉字印刷,当然都是繁体字。这些国家的人要了解自己的历史以及传统则必须学习汉字,而且必须是繁体字,否则学了简化字之后还是得学繁体字,才能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整理合并异体字和规范统一字形纔是现在的当务之急,这也就是学界正在讨论的汉字统一问题,我很难想象用简化字去取代它们

7、的汉字,也很难想象用简化字去取代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繁体字。难道将来两岸统一了,还是实行两套文字吗?”(罗宁《关于恢复使用繁体字的一点思考》)赞同汉字简化的观点:1、汉字简化简化符合汉字历史发展的规律。“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这个结论是以汉字发展史上的无数事实为依据的。汉字形体从甲骨文、金文发展到小篆,是一个简化的过程,小篆又简化成隶书,隶书又简化成楷书。这不断简化的过程反映了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汉字的简化趋势,主要表现在字的结构和写法上。结构上归并或省减某些成分,写法上图画性消失,符号性增强,笔形也由绘画式的线条变成由点和直线构成的笔画。汉

8、字的简化趋势在同一字体内也表现出来。早在甲骨文、金文里,就有许多简体与繁体同时通行的现象,最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