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硬盘跳线原理.doc

希捷硬盘跳线原理.doc

ID:58449935

大小:11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3

希捷硬盘跳线原理.doc_第1页
希捷硬盘跳线原理.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希捷硬盘跳线原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SATA与SATAII希捷跳线原理随着硬盘的迅速发展,SATA硬盘已经广泛的得到普及。许多曾经用过IDE接口硬盘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并口硬盘后面有几排跳线设置,我们接多块硬盘的时候可以在此设置跳线而分配硬盘的主从关系。其实,与并口一样,SATA接口的硬盘后面也有跳线,可这跳线却不是设置主从关系等的,而是定义接口数据传输速度的。希捷并口硬盘的跳线定义  希捷串口硬盘后的跳线定义● Normaloperation:硬盘正常运作在SATAII模式下,外部传输率达到3Gbps(300MB/sec)● Limitdatatransferrateto1.5Gbitspers

2、econd:硬盘运行在SATA模式下,外部传输率为1.5Gbps(150MB/sec)  与SATA接口相比较,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1.5Gbps(150MB/sec)进一步提高到了3Gbps(300MB/sec),此外还包括NCQ(NativeCommand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端口多路器(PortMultiplier)、交错启动(StaggeredSpin-up)等一系列的技术特征。当然,SATAII模式的运作不仅需要硬盘的支持,同样需要主板的支持。  以希捷硬盘为例,为了能向下兼容不支持SATAII接口的主板,希捷硬盘定义了如上图的

3、跳线,在出厂时硬盘跳线均是默认在Limitdatatransferrateto1.5Gbitspersecond 状态下的,这样便可使得SATAII硬盘通过跳线方式向下兼容正常工作在老主板上。可如此一来,用户若对此并不了解,在安装时也没有重新定义硬盘跳线,那在同时拥有支持SATAII接口的主板和硬盘的情况下,硬盘外部传输率也只能达到150MB/sec了。  越来越多的网友发现了这一问题,也开始慢慢关注起来。那么实际上,SATA接口与SATAII接口到底有多么大的差距呢?可以看出,硬盘在SATAII模式下时,突发数据传输率达到了234MB/s,而在SATA接口下,

4、硬盘的突发传输速度仅仅只有131MB/s。然而,硬盘的突发传输速度只能片面的说明硬盘的真实性能,却并不能代表硬盘的实际性能。不难看出,普通的7200转速的民用级硬盘,在SATA跟SATAII模式下,硬盘的平均传输速度却非常相近,仅仅相差了3MB/s左右,这样的差距使得SATAII用户很难体会得到。可见,虽然SATAII外部接口号称达到3G/S,但仅仅只能影响硬盘外部的传输速率,外部接口部分的速度再快,硬盘整体的平均传输速度也受物理部分速度的限制,速率传输的瓶颈仍然存在。当然,硬盘外部的接口速度越快,CPU占用率也就越低。对于拥有支持SATAII及硬盘的用户,让硬

5、盘运行在正常的SATAII状态下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