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445343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13
《语文(心得)之求实——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论文之求实——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前几天看到《中国教育报》上在讨论“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问题,我看了几篇文章,感觉也想说两句。 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人们为此已经不知写了多少文章,打了多少文字或嘴皮子官司,但是,作文教学依然如故。我自己所说的也并非是什么新鲜的玩艺儿,但是,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做,如何落实。 第一,内容真实。 这一点,不仅仅是为了作文,也是为了做人。据3月27日的《扬子晚报》报道,前不久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爆出一条令人心痛的消息:在初赛814篇作文中,属于抄袭的文章竟然多达108篇,占总数的13.3%。而且,每年的高考中考作文都能发现抄袭作文。许多学生都有过作文抄
2、袭的经历,如果这仅仅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尚且可以原谅,因为学生们功课太多,无法关注生活,无暇沉淀思想情感。但是,现在抄袭已经成了一种公开的集体行为,而且许多教师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多快好省地出成绩,不惜推波助澜,鼓励学生抄袭。有的是鼓励“模仿”优秀作文的形式,有的鼓励“模仿”人家的语言,有的鼓励模仿别人的情节等等,有的教师干脆就鼓励学生胡编乱造。用简单的三个字形容就是“套”、“抄”、“编”。 要求内容真实,同时也是在给学生灌输版权和知识产权的思想,也是在和国际接轨,是真正地面向现代化的教育,也是面向现实生活的教育,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文章精髓。真实,这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底线,一旦突破,遗患无
3、穷。 第二,情感朴实。 请看2007年广东省的一篇以“传递”为话题的高考满分作文中的文字吧。 “有种方式,可以使我们即使身处东岸也能享受西岸的美好;有种方式,可以使我们即使每天只需静坐倾听,也能获得知识;有种方式,可以使我们即使四目相对,也能感受到对方的深情! 它就是传递。 传递,就是诗仙李白夜深人静时低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情;传递,就是婉约代表李清照在深秋时节留下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愁;传递,就是爱国诗人陆游在闲居山阴时发出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愤慨。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因为它们给世人传递了最适合它们的位
4、置,才造就了生命的极致; 小桥流水,虫鸣鸟语,满天星辰,琉璃翡翠,因为它们给世人传递了最符合它们自己的存在方式,才造就了美景奇观; 漫天白雾似隐若现的凉亭,原始森林中的奇禽异兽,万籁皆静时响起的钟声,池塘边雨后的荷花,因为它们给世人传递了自身最高的价值,才造就了美名的享誉。 没有蓝天的深邃,白云可以为我们传递飘逸; 没有大海的壮阔,小溪可以为我们传递优雅; 没有原野的芬芳,小草可以为我们传递翠绿” 不知大家看了此文有何感想?这是一篇广东省2007年高考满分作文,话题是“传递”。在文中,“传递”一词到处都是,可是,文章到底要给我们“传递”什么意思呢?我看不出来。我只知
5、道,这篇文章是一辆典型的“拼装车”,而非自主品牌。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句式工整,语言优美,可是,内容呢?那里唯独没有自我,没有自己对“传递”的见解,即使语言,那里面也大多是似曾相识的面孔,有的老师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中有许多文字就是抄袭或套用了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本节一些信息也引自《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第二期《警惕浮华:高考满分作文渐欲迷人眼》作者尹杰) 此文看似文采飞扬,文化底蕴深厚,但其实这是一种伪文采、伪文化,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了充实的内容和情感,只剩下了一大堆文字。可是,正是这种文章,它恰恰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这种以辞害义的行为,误导了一大批考生
6、,且谬种流传,导致考场作文宿构套构成风,那些真诚朴实的作品反而被埋没或扼杀。 所以,我们要强调,考场作文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真诚朴实的文章不应该被冷落被扼杀,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高考阅卷教师,应该具备判别情感真伪的基本素养,否则,就是误人子弟。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尤其是鼓励学生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写朴素的文章,不过分追求浮华绮丽的文风,不能盲目地为考试而写作,而应该是为生活而写,为抒发真情实感而写。 第三,立足现实。 过去人们都说学生的作文中“学生腔”十足,究其原因,“学生腔”的形成主要就是以下几点。 首先是内容脱离实际,喜好空谈,对许多现实中的矛盾
7、视而不见,过于理想化。其次,对现实中的问题缺乏思辨,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看不到思考的过程和分析思路。再次,对自身的矛盾困惑缺少理性的分析,悲,则痛不欲生;喜,则得意忘形。 有人说,我们的学生每天被关在四堵墙里面,无法关注现实。但是,我觉得,关注现实,并非就等同于停下课来,把学生放归社会,去四处看看走走。一个学生,他每天上学放学,衣食住行,师生交往,喜怒哀乐……皆可称为“现实”。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