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doc

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doc

ID:58438150

大小:2.14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5-13

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doc_第1页
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doc_第2页
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doc_第3页
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doc_第4页
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人教版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教案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3.误差和错误。4.长度的测量方法。【知识结构】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m),其它单位km、dm、cm、mm、μm、nm2.长度的测量工具:①基本工具:刻度尺;②精密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3.刻度尺正确使用:①会选: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值;②会放:尺要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③会读:视线正对刻度线,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④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二、体

2、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主单位:立方米(m3)其它单位:dm3、cm3、mm3、L、mL。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3.量筒的正确使用:①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②视线要与液面齐平三、测量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2.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错误可以避免。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采用精密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对应训练】1.单位换算:8.5m=cm;36000nm=km15cm3=m3。图1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cm。3.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2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图2第53

3、页共53页4.如图3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B.用细线栓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C.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①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填步骤前的序号)②写出求木块体积的公式,即V==cm3图3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6.把一

4、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时,不准确尺的30.00cm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29.50cm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是。若用不准确的直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15cm,则用标准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cm。7.有一个量程为1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套简单的方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必要的方法、步骤,并将路程表达出来。测量的初步知识(参考答案)1.8503.6×10-81.5×10-52.B3.353.A4.AV3-V2155.C6.1mm14.757.a.用卷尺测出自行车前轮的周长L;b.推车从家到学校,数出自行车前轮转动的圈数n;c.路程s=nL第53页

5、共53页第二章 声现象【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声音的传播3.声速及有关计算4.乐音的三要素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知识结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原因:振动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二、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6、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三、乐音和噪声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5.噪声的控制方法。

7、【对应训练】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的,响度是反映声音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B.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